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吉安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材料一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双减”政策针对以往加重学生作业负担现象,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每天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每天不超过90分钟。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材料二
“双减”政策出台后,受访家长的态度调查图。
数据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
材料三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教师如何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特别是教学能力、研究能力、评价能力等,从而真正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服务和发展引领。“双减”政策出台,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在校学习效率,丰富阅读和文体活动内容;减少校外培训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子交流机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回应社会期盼的新举措 , 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材料一】
中式央袄搭配牛仔裤、盘扣皮衣叠穿帽衫、针织毛衫配马面裙……近来,一场由“新中式”穿搭引领的时尚风潮悄然涌动,在街头巷尾,在旅游景点,总能见到其身影。
在南京市秦淮汉服文化协会理事孙强看来,“新中式”其实并没有精确的定义,那些将中国传统元素与当下审美潮流相结合的服装,统统可以归为“新中式”。当代审美为中国文化进行了重新着色,而细腻古朴的中式质感也为日常服装提供更为高级的穿着体验。
“新中式”的风还吹到了美妆、美食、养生和家居等多个热门赛道。
同仁堂结合传统养生与新消费需求,推出枸杞拿铁、罗汉果美式咖啡、娇颜陈皮五红汤等饮品,不仅吸引了年轻消费者,也让老字号“潮”起来。以往被视作“父母辈审美”的新中式家居,正吸引不少“95后”“00后”群体“入坑种草”;翻开一些年轻人的手机,不仅歌单中收藏着大量古风歌曲,就连手机壁纸的主题也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材料二】
数据显示,2023小红书护肤、彩妆和身体护理领域,“新中式”相关种草笔记数较2022年同期增长超48%,月均点赞高达40万+,备受用户认可。众多品牌纷纷加码,商业笔记数增长115.44%,商业互动增长101.15%。
多个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新中式”服饰成为新年销量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
“新中式”服装的兴起,带动着汉服企业遍地开花。
(图1) | (图2) |
【材料三】
“新中式”的流行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来自辽宁的张女士就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开始尝试“新中式”穿搭。“我是被社交媒体上的博主种草了“新中式”,上身后觉得好美,款式真的很适合中国人。”张女士说。““新中式”穿搭和传统节日的适配度太高了,我在春节就选择了汉服作为“拜年战袍'。”在北京就读研究生的周同学说,“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新中式”穿搭包含中国传统服饰元素,既贴合传统节日习俗,又非常喜气。”“相比于原汁原味的传统汉服,改良后的新中式服饰不仅宜通勤、宜家居、宜休闲,更容易走进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在保留中华传统服饰国风雅韵的美学意境基础上,充分满足了当代年轻人时尚化、简约化的个性需求,能牢牢捕获年轻人的芳心并不意外。”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师贺京霞说。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白晓晴也认为,“新中式”风潮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性元素,润物无声地滋养大众的审美意趣,增强了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内在认同。与传统中式服饰相比,“新中式”结合了中国人的现代审美,更加贴合大众日常穿搭、装饰等文化消费的现实需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都海江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关于构建新时代中华礼仪服饰体系的提案。他认为,中国有着深厚的民族服饰文化传统和宝贵资源,应围绕中华文化,构建承载民族文化的新时代礼仪服饰系统,通过中华服饰来塑造“国家文化形象”。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