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解答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科学试题
反应过程 | 反应前 | 反应后 |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 34.3g | 32.7g |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试回答:
(1)制得氧气的质量为克。
(2)请你列式计算所取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
实验序号 |
温度(℃) |
大理石颗粒 |
盐酸质量分数(%) |
实验目的 |
1 |
20 |
粗 |
5 |
探究大理石和盐酸的反应速度与石灰石颗粒大小的关系 |
2 |
20 |
细 |
5 |
【实验探究】
方案I: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8g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方案Ⅱ: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2mL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金属镁 | 若(待填) | 稀盐酸过量 |
若没有明显现象 | 恰好完全反应 |
【实验反思】
【实验原理】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装有两种物质,并添加发泡剂(混入气体时能产生大量泡沫)。使用时,将两种物质混合能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将液体、泡沫从管中喷出。
【实验试剂】浓盐酸、碳酸钙颗粒、碳酸钠粉末、饱和碳酸钠溶液、发泡剂等
【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等级 | 优秀 | 合格 | 待改进 |
指标一:喷射物的速度 | 液体、泡沫喷射距离大 | 液体、泡沫喷射距离较大 | 液体、泡沫喷射距离小 |
指标二:泡沫的量 | 泡沫多、均匀 | 泡沫多、不均匀 | 泡沫少、不均匀 |
指标三:喷出液体的安全性 |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恰好反应 | 反应后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有少量剩余 | 喷出的液体酸性或碱性较强 |
(1)从指标一考虑,小组需要选择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经讨论,大家一致认定选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比碳酸钠粉末效果好,原因是{#blank#}1{#/blank#}。
(2)泡沫灭火器产生的一个个“泡泡”会帮助二氧化碳更好地“粘附”在燃料物表面,从而提升灭火效果。请你解释其中的原理。{#blank#}2{#/blank#}
(3)将含有5.3克Na2CO3的饱和溶液装入吸滤瓶,对照指标三等级,为了让该项指标符合优秀,请计算说明小试管中需要装入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多少克?{#blank#}3{#/blank#}
(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