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
深巷明朝卖杏花
顾晓蕊
①江南,我转得最多的地方,是曲曲折折的小巷。
②那一条条幽静的巷子,狭窄且悠长。小巷,是一首婉约的诗,亦似一阙清浅的词,它从唐朝的风,宋朝的雨,又或是明清的烟云中,款款走出。千百年过去了,多少往事淹没在岁月中,而小巷依然是旧时模样。
③江南雨多,轻柔的雨如烟似雾,水汽迷蒙中,透着淡淡的忧愁。它滴落在屋檐瓦楞上,敲在青石板路上,犹如丝竹轻弹,声声清越,极为悦耳动听。
④倘若下了一夜的雨,次日放晴,小巷便会愈加清净、幽深。让人想起那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
巷明朝卖杏花。”雨后幽长的小巷中,传来阵阵卖花声:“卖花嘞——”那软糯的叫卖声,在潮湿的深巷中滚动,声音幽邃,几许空灵。
⑤水乡小巷多,兜兜转转,不经意间,你就会误入小巷深处。
⑥那日,我到同里古镇,沿河道行至鱼行桥,过桥不远就是穿心弄,当地人又称串心弄。弄堂里幽深、逼仄,狭窄处,仅容一人通过。【A】迎面如有人过来,一人需侧身敬让,另一人方能通过。擦肩而过的瞬间,那一低头一浅笑,令你心湖轻荡,泛起点点涟漪。而这,恰好应和“串心”之意。
⑦路两边的高墙斑驳老旧,阳光在墙面上闪烁着,似在诉说往日的沧桑岁月。高墙在经年风雨的冲刷下,呈现深浅不一的青灰色,好似洇开的山水画,柔润中带着浓浓古意。老旧的青石板路,常年受雨水滋浸。石隙间探出的苍苔,从明清蔓延至今。苔幽幽地生,寂寞地长,染绿了老街人的记忆。
⑧寻着卖花女子软糯的叫卖声,往巷子深处走,我遇上了一位唱昆曲的阿婆。
⑨她身着蓝布衫子,花白的发,脸上皱纹如菊,眸光却清亮。她走过来对我说,姑娘,点首昆曲听吧。话落,她递来一张戏目单,我点了《牡丹亭》唱段。
⑩“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她一张口,那声音幽郁沉婉,有如染上苍绿,显得清寂、苍凉。霎那间,时光仿若凝滞,巷子愈加幽长寂寥。
⑪一曲唱罢,我与她闲聊起来。她说自己生在小镇上,住在小巷里,打小喜欢唱戏。后来日子好起来,她进到当地昆剧团,唱旦角,在堂子里演出,台下一片叫好声。几十年过去,她也老了,已登不了台,心里却放不下戏。她便想着,这古镇就是舞台,不如唱给游人听,即使只有一个听众,也要用心唱好每一段戏。
⑫我心里明白,她唱了大半生戏,已入戏太深,为戏成痴。人生的喜也好,悲也罢,只要一唱起戏,她全都忘却。幽曲的街巷,是方寸的舞台,她深情地吟唱,只沉醉在戏里。
⑬这时,从巷口处走来一位阿公,将折扇和水杯递给阿婆,敦厚地笑笑,也不多语,转身又离去了。我正疑惑间,【B】阿婆说,那是我老伴,他以前在剧团弹三弦,退休后闲不住,做起水上清洁工,每天摇着船清理水上的落叶和垃圾。在他心里,河水是小镇的眼眸,只有河水清凌凌的,枕河人家的梦才会香甜。
⑭离开穿心弄,接着往前走。同里的小巷子很多,如石皮弄、同泰弄、西弄、仓间弄等。狭窄细长的里弄,虽曲曲绕绕,却巷巷相通。
⑮小巷里的人爱花,亦喜养花。正走着,忽从墙头垂下一片绿藤,里面夹有如瀑的凌霄花,青红交映,一团喜气地绽放着。住在巷子里的人家,他们坐在花树下……生活过得闲适又有味。
⑯就这么走着看着,一路飘香,处处花影摇曳。转到另一条小巷时,鼻息掠过一阵浓香,见有个女孩在串花,新摘的茉莉花,洁白的骨朵半开未开,小巧、素雅。可真香啊!我赞叹道。她笑着回道,自家种的花,宝珠茉莉,挑一串戴上,能香一整天。我当即付钱,买一串花别到衣襟上,缓缓朝巷口走去。
⑰“卖花嘞……”身后又传来温婉软糯的叫卖声,在街巷中回荡,袅袅不散。
(选自《名刊会》2021.3,有删改)
【链接材料】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汪曾祺《昆明的雨》
【阅读体会】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房东生活不易,却仍毫不吝惜地把缅桂花无偿地送给远离家乡的房客,慰藉大家的思乡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善意。
我选( )句,【阅读体会】(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