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语文花开文言文阅读与名著阅读七年级上册 专题七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1)、险躁则不能

古:

:                                   

(2)、险躁则不能

古:

今:

(3)、一狼径

古:

今:

(4)、以诱敌

古:

今:

(5)、担持刀

古:

今: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一)

    鲁仲连谓孟尝:“君好士也,雍门养椒亦 , 阳得子养,饮食、衣裘与之同之,皆得其死。今君之家富于二公,而士未有为君尽游者也。”君曰:“文不得是二人故也。使文得二人者,岂独不得尽?”对曰:“君之厩马百乘,无不被绣衣而食菽粟者,岂有骐麟、騄耳哉?后宫十妃,皆衣缟纻 , 食梁肉,岂有毛嫱、西施哉?色与马取于今之世,士何必待古哉?故曰君之好士未也。”

(二)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孟尝君曰:“猿猕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之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 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立教之道哉?”孟尝君曰:“善!”乃弗逐。(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鲁仲连:战国末期齐国人,思想家、辩论家。②雍门、椒亦:人名。③阳得子:人名。④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孟尝君名田文,文是他的自称。⑤骐麟、騄耳:良马。⑥缟纻:洁白细布衣服。⑦毛嫱:春秋时越国美女,大体与西施同时。⑧待古:等待古时候。⑨铫鎒(yáo nòu):锄田的农具。⑩岂用世立教之道哉:他这难道是治理国家教化百姓的方法吗?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幼有异操 , 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未弱冠 , 引为诸王侍读 , 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 , 多所取焉。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

     弘景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 , 遇物便了。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又尝造浑天象,高三尺许,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以机动之,悉与天相会。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

    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学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选自《南史•隐逸下》,有删改)

①异操:与众不同的品行和志向。②获:芦荻。③未弱冠:二十岁不到。④“诸王侍读”“奉朝请”:都是官职名称。⑤闭影:藏形匿迹。⑥朝仪故事: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⑦出处冥会,心如明镜:无论为官还是归隐都能看透领会,内心明白如镜。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