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文学类文本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凝视一棵树
你凝视过一棵树吗?
它或许就在你游历过的某一处风景胜地,或许在你每天经过的路边,甚至就在你家的窗外。一年当中,树用成长的力量为春夏秋冬层层着色。春天,少年时期的树,无拘无束地摇摆,率意的举动引来鸟儿的喧闹,接着无数的小嫩芽便使劲地冒傻气。夏天来了,叶片的绿色浓到化术开,在人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依然意态从容,把斑驳的绿荫撒在地上,予人一份惬意。秋雨过后,曾经的青枝绿叶便迎渐收敛了青春的锋芒。黄叶悄无声息地飘落,生怕惊动了谁家的相思之梦。到了冬日,走进沉默的树,绿叶褪尽的横枝上白雪凝情,树之君子们,用自己深色的剪影衬托雪之皎洁。一棵树出现在你的视野不是一种作秀,但它需要并渴望有一双眼睛对它凝视。生命都需要在目光的交流中成长啊!
而人们却常常忽视了对一种生命的凝视,在匆忙的世事中,在喧嚣的城市里,人们的目光常变得飘忽而轻浮,仿佛是被蒙上眼睛的鸟,扑楞楞飞着不知落在何处。
我知道这是现代人的通病,当物质世界的五光十色把许多心思搞乱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看什么好了。每个人的目光仿佛都在寻求一样东西,却又不知要寻找什么。那一双双眼睛每天都在东张西望,但除了忙乱之外一无所获。
大自然给我们安排的许多事物是让我们细看的。我所居住的小区,马路边有一片草甸子一样湿润的绿地,细心的园林工人在中间保留了几棵大树,其中的一棵榆树是这里的长者,树冠葱茏而舒展。有一天清晨我对它凝视了片刻,便看到这棵树上唱歌的鸟儿很多。那是晨光里的百鸟啁啾曲,清脆悦耳。我当时想,这首先是唱给这棵树的,其次才是唱给人听的。这棵树有了鸟儿的歌,那叶儿就越发绿了。
可以凝视的不仅仅是一棵树,还有许多静静安放在某一处的美好的东西。在停电的日子里,点亮一根蜡烛让它含蓄地燃烧。这时它在人凝视的目光里会情不自禁地流泪。你仔细地看吧,当里里外外的黑色想表现一种神秘感时,那朵小鸟般翘首的火苗完全是以柔克刚的姿态;人的目光忽而炯然,那火苗刹时如直立闪光的利剑,在黑色中竖起它的骄傲。
有时凝视,纯粹是一种欣赏。对于一幅画、一张邮票、一件工艺品,那样的凝视,人完全跟着目光跑了。目光绕到后边,心思追到后边;目光跳到顶上,心思也翩然而至。这种凝视的目光中有探索,有赏析,有挑剔,有时还有疑问。前年我买回一件工艺品,五根螺旋上升的金属条挤在一块巴掌大的平台上转,旋转中本来看似要互相碰撞绞合到一起的亮晶晶的金属条,却都在对方的空隙中巧妙穿过。它们看起来无法在一个台面上共舞,但事实上却达到了高度和谐。久久凝视,真让人浮想联翩。
疑视一种事物,我们才能真正接近对方的心灵。当心灵与心灵有所感应时,生命与艺术的奥妙才能被我们略知一二。
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个窗户是深邃的,因为窗户后面的屋子有思想和情感。凝视一样美好的东西,那是人与物在一个时间里达到的默契。凝视自然界一个生命体,那是两个生命之间默默无语的交流。这时你送出去的目光有赞许、联想和回忆。除此之外,或许还有淡淡的伤感和隐隐的苦涩,甚至还生出一点嫉妒呢。有时一种久久的凝视会使你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目光虽聚焦于一处,情思却飘然万里。许久,蓦然回首,自己不禁会哑然失笑。
可怕的是,我们常以匆忙为由,不愿让自己的目光在某一处停留。人在自然界走得幻忙,在社会上奔得匆忙,成了拼命赶往一个又一个驿站的过客。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竞争者目光偶尔的凝视,那是在寻找对手的虚弱之处。急功近利的心态使人忽略了无功利性物质的存在,比如我说的一棵树或一片树叶,以及一座风雨中的雕像。而功利性的目光使许多东西感受到了恐惧,它们怕被人贪婪的目光发现。这样的凝视,一下子就变成了虎视眈眈。
由于缺少了对美好事物的凝视,缺少了凝视一个人或一种风景的专注与肃穆,人心的浮躁如上涨的潮水,它把生命之船晃得摇摆不定,无所适从。以旅游为例,往往人一出门就变得急不可耐。想看前面的山,进了山却并不想对山多看几眼;赞美前面的水,到了水边却心不在焉。许多旅行者回来说起游程,情有所钟的却是山水名胜以外的东西。
在茫茫大千世界,人若不想让心灵苍白空虚,就总得让眼睛这个最忠实于你的“摄像机”给你留下点什么,这便是凝视。凝视一棵树,凝视一个有情趣的汉字,凝视一个心仪已久的大。
(取材于全宪章的同名散文)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