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兹局(福州船政)之设,所重在学造西洋机器以成轮船,俾中国得转相授受,为永远之利。” | “我立志杀敌(日本)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选项 | 侵华战争名称 | 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 |
A | 鸦片战争 | 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 |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打出“自强”“求富”的旗号 |
C | 甲午中日战争 |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 |
材料一:英国的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直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大量的可用资金。海上霸权是保证这一财富的“渠道”畅通无阻的关键。这个偏踞大西洋一隅的岛国,依靠带有浓重血腥气味的“海外活动”,获得滚滚财源。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的扩张完全建立在它对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基础上。英国商品——“世界工厂”里源源不断的产品,成为轰击其他民族国家大门的重炮。
——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一部中国近代史,始终贯穿的鲜明主线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相关火实见下表。
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1851—1864年 | 太平天国运动 |
19 世纪60—90年代 | 洋务运动 |
1894年 | 兴中会成立 |
1895年 | “公车上书” |
1898年 | “百日维新” |
1900年 | 义和团运动高潮 |
1911年 | 武昌起义 |
——据《中国历史》整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