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用类文本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摸底考试试卷
材料一:
墨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影响很大。《韩非子·显学》云:“世之显学,儒墨也。”《孟子·滕 文公》亦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二者都高度评价了墨学的显赫地位。
先秦诸子中,各家学派对于科学技术多持排斥的态度,而墨家则不然,墨家学派重视对自 然科学的研究和对应用技术的探讨,形成了丰富的科技思想。墨家科技思想是时代的产物,社会 生产实践为墨家科技思想的沉淀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材料和直接的思想刺激。同时,墨家的科技思 想,与墨子及其弟子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分不开,体现了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墨家 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一身兼具经验家、技术家、工匠和科学理论家的素质和品格。他在力学、光学、数学、逻辑学等方面都进行过一定的研究,已经有意识地开展了一些科学观察和实验活动。墨子 是手工机械制造的能手,会造车,善造守城器械,熟悉生产技术工艺,有率富的科学技术知识。
墨家的科技思想主要体现在《墨经》中。《墨经》由《墨子》一书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四篇组成,保存了墨家学派对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许多研究成果,反映 了墨家的科技活动和实践,是研究墨家科技思想的重要依据。墨家的科技思想,以生产实践为基 础,以概念和理论分析为手段,既有浓厚的实践性、实用性,又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墨家 科技思想的核心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主张从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出发,研究利用自然法则。《墨经》总结了辘转、滑车、车梯等器械的工作原理,提出利用杠杆、斜面 移动重物,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体力劳动负担。墨子说:“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 谓之拙。”墨家认为衡量手工技艺、发明创造的价值,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即 所谓“功,利民也”(《经上》35条)。这突出地表现了墨家功利主义科学价值观。
墨家的科学思想是建立在实验科学和科技实践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不乏 重大的科技发明,但是却缺少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和归纳的思维。墨家既能从实践 中获得丰富的科学技术资料,又能对科学技术资料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引入实验的环节,如光学投影和成像实验、小孔成像实验,虽然比较粗糙,但它们表明墨家已建立了初具结构的科学活动过程。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就曾说:“墨家论知识,注重经验,注 重推论。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家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是真正的科学精神,是墨学的贡献。”
墨家的科技思想与其“巧传则求其故”的命题联系在一起,对科技知识采取一种与近代以来西方科学相似的态度。《经上》第96条说:“巧传则求其故。”巧传是世代相传的手工业 技巧,求即求取,探究。求其故,是对世代相传的手工业技巧,询问为什么,揭示原因、 本质和规律,从而将手工业技术上升到科学理论。这句话道出了墨家建构科学、形成理论 的过程、方法和机制,说明墨家具有高度自觉的科技理论意识和科技思想。
面对变化的自然界和各种生产实践中的科学问题,墨子认为正确地描述其然,摹略万 物之然和探究其所以然是科学活动的基本目的、指向。墨家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是基于对自 然现象的反复观察而作出的客观记录。《墨经》中的每一条科学知识都有其立论依据,都用 “说在……”的形式,阐明其所以然。这种对事物所以然的追索,必然能够促进研究的深 入和科学的进步。墨家认为,人之所以能知,在于人具有认识能力,发挥这种能力,才能 获知;强调只有感官与事物接触,再加上心的活动,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才能得到明确而深刻的认识。
(取材于陶贤都《先秦墨家科技思想论析》)
材料二:
墨子以桔槔机起重的力学原理,揭示了“举之则轻,废之则重”的力学规律性。
《墨子· 经下》说:“举之则轻,废(放)之则重,若石、羽,非有力也。”
当用桔槔机举起重物时,重物似乎显得很轻,犹如举起一根羽毛似的,毫不费力,而 当把重物放下时,反而显得很沉重,就像放下一块大石头一样。这并不是由于驾驭桔槔机的人的力量大,而是因为机械的作用与力学的功能。桔槔机的构造原理,是用一横杆AB系 于一立柱上端(支点为0)。墨子通过反复实验,知道以桔槔机起重之所以能省力,是因为负重(P)的 A0端(本)比作用力(F)的 B0端(标)为短。如下图所示。
《墨子· 经下》总结说:“贞(负)而不挠,说在胜。”物体负重能够不倾斜,是因 为可以胜任重量。
《墨子· 经说下》说:“衡木如(加)重焉而不挠,极胜重也。右校交绳,无加焉而 挠,极不胜重也。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 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
横木增加重量能够不倾斜,是因为可以胜任重量。在横木上左右移动支点,没有加重却倾斜了,那是因为失去了重心不能胜任重量了。在横木的一边加上重量,这一边必定下垂,因 为权和称物的重量是成正比的。横木平衡,那么本方 (A0)短而标方 (BO) 长,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这时如在两边同时加上相等的重量,则标方必定下垂,因为标方得到了秤锤加重的力。
墨子关于秤杆平衡原理的认识,与阿基米德所阐述的杠杆原理可以说是异曲同工。
(取材于杨武金《墨子的科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有删节)
子在光学、几何学等领域的具体建树。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