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阅读真题60篇】小语五上 42.人类的挚友——蚯蚓

人类的挚友——蚯蚓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腐殖有机物和泥土为食。它的排泄物均呈团粒结构,增强了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而且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富有硝酸盐和钾盐,可改变酸性或碱性土壤,使其变成中性,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因此,自古以来,蚯蚓就被人们誉为“耕耘能手”和改良土壤的“功臣”。

蚯蚓有惊人的消化系统,嗜吃各种有机废物,诸如蛋壳、香蕉皮、硬纸板或下水道中的污物,它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胃口也大得惊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座蚯蚓养殖工厂,养殖了5亿条蚯蚓,它们每天吃掉200吨垃圾,并制造大量的优质肥料日本的一家工厂,每年处理木浆渣需要40万美元,而购进125吨蚯蚓后,不仅及时清理了这些废料,还可以将蚯蚓粪便卖给附近的蔬菜农场,很快就收回了成本。所以,蚯蚓既是保护环境、处理城市有机废物的“主力军”,又是优质肥料的天然制造者。

蚯蚓的药用价值很高,药名叫地龙,自古以来就作为一味中药用于治病。

由此看来,蚯蚓确实是人类的挚友。由于蚯蚓“神通广大”,又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快、管理简易等特点,很适合大规模养殖利用,让它为人类造福。

(有删改)

(1)、【获取信息】刘小沛读完短文后和同学交流,发现同学们对短文的表述不完全正确,请你帮他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腐殖无机物和泥土为食。

②蚯蚓有惊人的消化系统,胃口也大得惊人。    

③蚯蚓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快、管理简易等特点。

④日本的一家工厂,每年处理木浆渣需要40万元,而购进125吨蚯蚓后,就能及时清理这些废料。                

(2)、【形成解释】刘小沛默读这篇短文后,梳理出人们称蚯蚓为“人类的挚友”的三个原因:一是;二是;三是
(3)、【评价鉴赏】刘小沛在阅读这篇短文时发现作者为了说明蚯蚓是人类的挚友,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以文中画线句子为例,就采用了这两种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评价鉴赏】刘小沛联系短文内容,体会短文结尾的特点时,发现最后一个自然段有的作用。
(5)、【创意运用】刘小沛发现平时同学们在说有人做事慢的时候用“蜗速”来形容。蜗牛的爬行速度确实很慢,请你结合下面的图片,试着运用两种说明方法,用一两句话写出它的这一特征。

举一反三
阅读训练。

长白山,与你相约那一秋的天池

胡雪漫

    天池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为火山喷发后的火口积水而成,高踞于长白山主峰之巅。远跳天池,呈椭圆形,周围长约13千米,水面海拔高达2150米,面积9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4米。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青铅一样的色泽,使得天池犹如镶嵌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湖周峭壁百丈,晴朗时,峰影云朵倒映万顷碧池之中,天水相连、(   )。大部分是湛蓝,少许泛着黄绿。天池水面偶尔有大风拂起的微波,煽动着一圈圈激情的涟,像绿色绒布上充满着巧克力般丝滑质感的纹理,如梦如幻,浮浮动在碧泉湖幽灵静谧的世界里。

    长白山天池的美是独特的,它神奇壮美、绚丽多姿。怀着(   )之情,从天池

    而下,大片的原始森林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呈深绿色,而有阳光的地方呈浅黄色。眼前的视野是那样苍茫,像一个老人长满老茧的手,保护着这绝美的缥缈仙境。我不禁在想,倘若是赶上春天来,春风乍暖,山下万树含烟,百花齐放,山顶却依然白雪皑皑,天池必将宛如一位(   )、粉腮凝眉的仙女,(   )在茫茫白雪中。

    那一夜   思绪只在天池荡漾   天池   生来就是天外圣物   如修炼千年的神秘精灵   被大自然深情相拥   一池震撼心灵的生命之水   豁然洞穿了我稚嫩天真的灵魂   倏地,在幽蓝静谧的天池上优雅起舞……

阅读理解

苦 菜

尚建荣

我小时候随父母在山区生活,那时缺衣少食,经常用野菜充饥。所以,我干得最多的活是拔野菜,吃得最多的野菜是苦菜,记得最清楚的是苦菜的形状。苦菜的叶片为长圆形,叶子边缘长有不整齐的尖齿,叶片折断后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

玉米地土质松软,苦菜生长茂盛,叶片肥嫩,也比较容易拔出来。 于是,我经常到玉米地里拔苦菜,每天能拔很多。有一次我到玉米地里拔苦菜,这里真是草盛苗稀。苦菜长得密密麻麻,却看不到玉米。我高兴极了,瞅准一株生长得特别茂盛的,就急忙去拔。刚拔离地面,一群黄蜂从那株苦菜生长的地方飞了出来,嗡嗡地向我猛扑过来。我撒腿就跑,但还是被黄蜂追上了,蜇了我的左眼。 眼皮很快肿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疼得晕头转向。从此,见到生长茂盛的苦菜,我在拔时就特别小心。

树下土质坚硬,很难把苦菜连根拔出,一般要用刀割或斩。有一次,我发现一棵梨树下面有很多苦菜,就去拔,却拔不出来,揪下的全是叶片。 于是,我就用刀斩,没看清楚,刀斩到石头上,被弹起后碰到我左手,中指被划了一条很深的口子,骨头都露了出来,鲜血直流。如果是今天,父母肯定要领到医院包扎,但当时没有这样好的条件。 当然,我也没有今天的孩子金贵。不过,我有一个父母教我的止血偏方。 于是,我立即摘了一些刺儿菜叶片,揉烂后压在伤口处,再用手帕包扎好伤口。血很快就止住了,我就继续拔苦菜。

母亲常把苦菜煮在面条里。苦菜很苦,实在难吃。那年夏收前,家里缺粮,就用苦菜充饥。母亲煮的面条里一多半是苦菜,我实在吃不下去,就将面条拣着吃净,偷偷地把苦菜倒到墙角。母亲发现后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她说:“家里的面很快就吃光了,只能吃苦菜,如果不吃就会饿死。”听了她的话,我再也不嫌弃苦菜了……吃苦菜长大的我,现在吃什么都感觉香甜。

(选自《健康生活》,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