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表现出来的理想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人物在他的青春年华里谱写了一曲曲家国情怀的动人乐章。

时间

人物

事迹

1894年

28岁的孙中山

成立反清革命团体,点燃民主革命火种。

1895年

22岁的梁启超

与康有为联合北京会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1917年

26岁的胡适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高举新文学大旗。

1921年

28岁的毛泽东

远赴上海,见证了一个政党的诞生。

1927年

29岁的周恩来

参与领导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次起义。

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以《青春激扬中国梦》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格式提示:论题——论述的内容——结论。

举一反三

请同学们通过“宏大叙事”和“微观扫描”,来解读近代中国的巨变与新生。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四个时期的代表性事件。

【一座城市的变迁】

材料二   以下是反映近代上海社会生活的竹枝词(部分节选):

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更有西装新少年,爱皮西地(注:ABCD)口头禅;近来女伴多天足,绝少弓鞋一捻红;近处报馆开,多登告白好发财……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上海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个群体的解放】

材料三   中国近代女权运动大事记

时间

人物事件

主要内容

1883年

康有为等人在广州发起了不缠足会

反对压迫妇女,宣扬天足

1897年

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经正女子学校

提倡女子接受中西教育

1903年

邹容发表《革命军》

男女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

1912年

唐群英在南京成立《女子参政同盟会》

提倡男女平等,宣传妇女参政

1921年

陈独秀在上海发表《我的妇女解放观》

妇女的解放,是精神上的,也是身体上的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相关政治因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