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高安市吴有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某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化学“制氧机”,如图1所示,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其中A是过碳酸钠白色固体,B是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1)、过滤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A、可以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在A中试管口添加一种实验用品是,其作用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如果在实验室用过碳酸钠、二氧化锰、水制取氧气,从图2中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举一反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Ⅰ.

(1)A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在集气瓶底留有少量的水,其作用是{#blank#}1{#/blank#}

(2)B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4处棉花球的大小完全相同。已知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blank#}2{#/blank#}微观上说明{#blank#}3{#/blank#}。

(3)按如图D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气球的作用是{#blank#}4{#/blank#},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blank#}5{#/blank#},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blank#}6{#/blank#}。

(4)若装置的玻璃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10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注射器活塞位于3mL刻度处(反应前后气球都是瘪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blank#}7{#/blank#}(结果准确到0.1%)。图D比图C相比,改进后的主要优点是{#blank#}8{#/blank#}。

Ⅱ.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5)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blank#}9{#/blank#}。

(6)若以装置C为气体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blank#}10{#/blank#};进行该实验时该装置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改进的措施是{#blank#}11{#/blank#},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收集装置最好选用{#blank#}12{#/blank#}(填序号)。实验前,用下图所示方法检查该装置气密性时,如果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一会儿出现的现象是{#blank#}13{#/blank#}(填字母序号)。

A.B. C.

(7)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blank#}14{#/blank#}。

(8)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某固体增氧剂(可与水反应产生O2)、饮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了简易供氧器,如图所示。图中的甲装置与图1中的{#blank#}15{#/blank#}(填字母)装置作用类似。

为解决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氧气后二氧化锰难回收再利用的问题,研究小组制备了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催化剂,探究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

a.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催化剂是将二氧化锰与水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制成的一种块状催化剂。

b.可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密闭容器的压强变化值来衡量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压强变化值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进行实验】每次实验时均向反应容器中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并采集相同时间内的压强变化值,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水泥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水泥负载二氧化锰的质量/g

压强变化值/

5

1:1

0.5

7.92

5

1:2

0.5

11.98

5

1:3

0.5

15.82

8

1:2

0.5

23.26

11

1:2

0.5

31.47

5

1:2

0.3

13.22

5

a

0.1

10.78

5

1:2

0

0.02

【解释与结论】

(1)对比实验⑦和⑧,得出的结论是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则{#blank#}1{#/blank#}。

(2)水泥负载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blank#}2{#/blank#}。

(3)对比实验①②③,得出的结论是{#blank#}3{#/blank#}。

(4)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水泥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相同时,水泥负载二氧化锰的质量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的实验结论,其证据可依据实验{#blank#}4{#/blank#}(填实验序号)。

【实验拓展】研究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

(5)从曲线a、b的变化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blank#}5{#/blank#}(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加土豆块催化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blank#}6{#/blank#}s(填“30”“65”或“120”)。

(6)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blank#}7{#/blank#}。

(7)曲线a、b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blank#}8{#/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