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中山市纪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小组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向水中加入食盐氯化钠(NaCl)也可以达到加氢氧化钠溶液类似的作用,如图,但是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

【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①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里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②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提出假设】

(1)猜想I:氧气和氯气;猜想II:氢气和氧气;猜想III:

【设计实验】

(2)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电解氯化钠溶液,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i.按照如图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试管a收集到黄绿色气体,试管b收集到无色气体

猜想错误

ii.用拇指堵住试管b,移近点燃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猜想Ⅲ正确

【实验结论】

(3)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氯化钠和水两者反应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反思与评价】

(4)联系电解水实验,要证明水的组成,你认为在电解水时,(填“可以”或“不可以”)加氯化钠溶液,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5)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12V直流电源进行了实验探究,数据如表:

编号

温度

NaOH溶液浓度

b管气体体积

a管气体体积

电解时间

A

20℃

2%

20mL

9.8mL

54.0s

B

20℃

5%

20mL

9.8mL

36.2s

C

30℃

2%

20mL

9.9mL

X

D

30℃

5%

20mL

9.9mL

35.4s

i.比较实验A和B,可得到的结论是

ii.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实验C的电解时间X可能是(填字母)。

a.32.4                 b.35.2               c.50.2                    d.55.6

举一反三

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化学反应里,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blank#}1{#/blank#}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CuO)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进行验证,请填写表格: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铜的质量为{#blank#}2{#/blank#}g

氧化铜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步骤{#blank#}3{#/blank#}(填序号)对比可以证明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4)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4{#/blank#}。

[任务三]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5)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铁锈、硫酸铜、土豆、猪肝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于是他们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

①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blank#}5{#/blank#}。

②从曲线a、b的变化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blank#}6{#/blank#}(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加猪肝块催化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blank#}7{#/blank#}s(填“30”“65”或“120”)。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