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十堰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阶段,从教育层面开始,切实变革封建社会的晦暗现象……引进西方科目及科学,光绪皇帝准许创办京师大学堂……除此之外,由于变法提倡者坚定“文化革新”,使各类文化社团、报社等组织兴起,运用文化传播思想,传扬西方思想与文化,使当时我国思想发生改变。
——摘编自李志英《戊戌变法后中国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这场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政治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摘编自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一 图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留影。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生在历史上几乎承包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激烈和重要的海战。三十人中,十三人成为近代中国第国一批官派赴英海军留学生,肩负中国“亘古未有之变局”中的海防建设重任。
材料二 邹容早年大事记
1897年,蔑视旧学,向往维新变法。喜读《天演论》《时务报》等新学书刊; 1902年,大量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革命倾向日趋显露; 1903年,写完了《革命军》一书。书中写道:“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
材料三 《新青年》中以“青年”命名的文章节选
篇名 | 作者 | 刊号 | 内容提要 |
《敬告青年》 | 陈独秀 | 《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 | 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 |
《青年与国家之前途》 | 高语罕 | 《青年杂志》第1卷第5期 | 详论国民之责任,详细阐释了青年于国家前途的重要性。 |
材料四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