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第八中学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小文发现,九年级上册涉及到很多亭台楼阁,准备以此为切入口,探寻“亭”的丰富内涵。

【材料一:生活中的亭】

战国       “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韩非子·内储说》

东汉       “亭,民安所定也。”——《说文解字》

“亭,停也。人所停集也。”——《释名》

明         “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园治》

【材料二:诗词中的亭】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①丰乐亭:在滁城西一里许的大丰山下,欧阳修任滁州(今安徽滁州)知州时所筑,为当时滁州的胜游之地。②长郊:广阔的郊野。

【材料三:古文中的亭】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物,志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 ,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喜雨亭记》(宋·苏轼)

注释:①扶风:凤翔府,地名。②弥:满。③忭:欢乐、喜悦。④荐饥:连年灾荒。

(1)、结合材料一及左图,可以得出亭的功用有:                         
(2)、欧阳修在《丰乐亭游春》目睹了怎样的美景?结合画波浪线的诗句,展开想象,描绘画面。

◆体会享之情思

(3)、解释加点字词,帮助理解文意。

方法

加点字

参考

解释

课内迁移法

则以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三月

明年,政通人和

联系上下文

客而告之

 

查阅字典法

优游

①闲暇自得的样子;②犹豫不决的样子:③宽裕:④广大、宽大。(《国语辞典》)

(填序号)

(4)、品味画线句虚词“其”的表达效果。
(5)、文人墨客笔下的“亭”寄托了他们丰富的情思。请结合材料及所学,探究文人抒发的情思。

(6)、依据上述探究过程,总结亭的丰富内涵。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