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渝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一:李鸿章为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江南船所”
——《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梁启超《变法通议》一书,犹如当头一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后,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仍然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胡适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一 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的确比清末时期负担加重,而且痛苦程度加剧。
——摘编自张鸣《共和中的帝制》
材料二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他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间达到13.4%。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三 陈独秀宣称,数百年来这个社会的动荡不宁,主要是中西两种根本性质相反的文化相冲突的结果。民国建立后,热爱共和的人们由于在共和制下备受专制之苦,不能不产生根本解决问题的“最后觉悟”。
——摘编自许纪霖、陈凯达《中国现代化史》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带着工业革命的成果“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掀开了中华民族史上苦难的一页。随后西方列强不断发动对华的侵略战争,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在这场旷古未有的“奇变”中,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曲折征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从而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