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北校区等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庆假期,深圳铁路即迎来出行高峰,返乡流、探亲流、旅游流、商务流等客流重叠,持续保持高位运行。9月30日,深圳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45万人次大关。

据了解,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深圳铁路加大运力供给,根据客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数据情况,持续调整运输方案,国庆当天加开旅客列车232列,其中动车组列车163列,广深城际43列,普速列车26列车。深圳北站9月30日夜间通宵营业,开行夜间高铁41列,国庆节当天更是开行动车组列车1087列。

为了应对客流高峰,让旅客出行安全畅通,深圳北站设置了“急客”通道,为15分钟内开车的旅客提供快速进站服务,在客流高峰期,增加进出站安检、验票通道,畅通进出站渠道,让旅客快进快出。迎春花服务队也是24小时持续在岗,为特殊重点和需要帮助的旅客提供服务。同时,还在各大火车站的服务台、进站口、换乘区等重点岗位和重点区域组织了青年志愿者,为有需要的旅客朋友提供乘车指引和爱心帮助。

材料二:

10月3日上午,深圳舰结束了此次访问深圳的旅程,满载着深圳人民厚谊和军民鱼水深情,起锚鸣笛,驶离蛇口邮轮母港码头,返航驶向远海大洋。

深圳舰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满载排水量超过6000吨的战舰,船体全长153米,船宽17米,最大航速31节,续航力达每15节4000海里,先后完成了亚丁湾护航、联演联训等重大任务,创造了海军史上首次穿越三大洋、访问多国等纪录,被誉为“神州第一舰”。

回望深圳舰刚抵达深圳的场景,一切还历历在目。9月28日,深圳舰缓缓驶入蛇口邮轮母港,稳稳停靠在码头。这是继2008年、2012年、2018年后,深圳舰第四次“回家”。当天,来自深圳多所学校的学生代表,在深圳舰官兵的带领下登上军舰,了解中国海军装备现代化进程,近距离感受“神州第一舰”的风采。

短短数日,深圳舰与深圳市开展了舰艇开放日、海洋海权与海防知识讲座、同心林植树、灯光秀、无人机表演等系列双拥共建活动,让深圳市民领略了这艘现代化战舰的风采,了解到了深圳舰的光辉历程和英勇事迹,许多市民带着家人孩子参观,可以说“这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国教育”。市民参观热情高涨,在碧海蓝天之下,与巍峨的深圳舰合影,共叙军民鱼水情,成为假期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来源:深视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国庆假期,作为“科技之都”的深圳将在5处区域连续7天接力进行“天空之城大有可能”全城万架无人机表演,预计每天共有1万架无人机为广大市民游客奉上精彩演出,掀起了一股科技与艺术文化的视觉狂潮。宣传海报如下:

(1)、选出下列对于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表述正确的一项(        )
A、为应对出行高峰,深圳铁路国庆当天开行动车组列车232列。 B、深圳舰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满载排水量六千多吨的战舰,被誉为“神州第一舰”。 C、继2008年,深圳舰每隔六年“回家”一次,书写着城舰之间的深情故事。 D、国庆假期内,小深每晚八点都可以在龙华区观澜生态运动公社现场观看无人机表演。
(2)、铁路交通是旅客们感受城市温暖的窗口,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深圳北站为了旅客们的顺畅出行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小圳作为学校代表近距离参观了深圳舰,他读到材料二中的划线句很有感觉,谈谈这个句子的语言特点。
(4)、“天空之城,大有可能”,深圳这座城市的魅力远不止此。结合三则材料,谈谈这座城市让人心动的原因。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冰湖(陈彦斌)

    “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ƒ“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⑪“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⑫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愿你策马扬鞭,归来仍是少年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8年毕业典礼致辞

同学们:

    下午好!

时光如白驹过隙,三年的初中生活呼啸而逝,你们就要毕业了。这几天翻看你们的笔记,感受着你们心底的波澜。李嘉乐同学写道:“有些事情,需要用消失来证明它的珍贵。那年的梳妆嫩柳,那年的断肠雨声,那年的枯黄落叶,那年的彻骨寒风。”何奕萱同学写道:“几天之后,我们都已散落各方,只希望每个人回忆里都有花,是热血与轻狂并生,恣意绽放。”杜晨雪同学写道:“我们永远不要断了联系,我们永远不要相忘于这广阔的世界,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我们。谢谢你们,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如同流光溢彩的蝴蝶划过年华的书页,如同璀璨夺目的流星照亮我的夜空。”

亲爱的同学们,多情自古伤离别。然而,月有盈亏,花有开谢,人生的重要阶段都是由一次次的离别分割而成的,我们的缘分只是这三年的路程,老师只能送你到这里,同学只能伴你到这里。们还要走更远的路,遇到更多的人,欣赏更美的风景,相信你们这几年学到的本领,足以助你们砥砺前行,风雨兼程。莫愁前路无知己,他乡亦自有月明。

在你们即将走出校门之际,我代表初三全体教师再给大家几句叮咛:

愿你永远敬畏知识的力量,让学习伴你终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不断地学习,能让我们精神的世界碧空如洗,能让我们在一头雾水时拨云见日,能让我们的生命摆脱单调乏味而变得生动有趣。心中有岸,脚下有船,矢志不渝物我两忘风雨兼程,且歌且行所有的路都要这样去走,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愿你珍爱时间如生命,优化时间使生命充盈。“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这世上唯有时间能对抗生命的飘忽易逝。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密度,把一天当两天过,把一辈子当几辈子活,充分体验生命的无限可能,感受它的糟糕或者精彩。

愿你无论遭遇什么,都不要停下前行的脚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决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智商和情商,而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可见,所有的天赋异禀,最终都敌不过持之以恒。

愿你耐得住寂寞和孤独,多与自己的心灵相处。世上没有喧嚷中催生的学问,只有安静中沉淀的智慧。你翻山越岭,天地苍茫,寂静无声。你暗自饮泣,日月安详,高悬苍穹。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帮到你,生命终归是一个人的战争。

愿你永远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重视过程,淡化结果。一飞冲天,和太阳肩并肩是一种幸福;坠落深渊,听四周虫鸣,仰望星空也是一种幸福。生命的每个阶段,都应该如诗如画般地度过;如果一路不堪重负地狼狈前行不仅样子难看,而且结果也必定不会别有洞天。

愿你的心胸装得下高山大海,装得下日月星河。我们既要为个“小我”而活,也要为一个“大我”而活。常怀爱人之心,常怀悲悯之情。我们永远不要放弃做人的良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使身在沼泽,也要心怀家国,时刻不忘我们的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不都是如此的吗!

同学们,明天你们就要步入中考考场,老师们会再送上一程。你们在考场上奋笔疾书,我们在考场外深深祝福!愿你大鹏一日乘风起,不负时光不负己。也愿你们以后的日子,在更广阔的天地纵横驰骋,不堕青云之志,永葆赤子之心,多年之后回到母校,洗却征尘,你仍有如诗的情怀、清澈的眼神。再见了!同学们,愿你策马扬鞭,归来仍是少年!

    谢谢大家!

(选自《演讲与口才(学生读本)》2019年第五期,有改动)

演讲稿阅读·构成要素

阅读下文,完成各 题。

人间烟火气

王文一

①早晨上班,车载音响的随机循环播放突然唱起了《青花瓷》,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听 到这句的时候正好路过一家早餐店,包子出笼,整个店面都冒着蒸汽,我忽然想起了几十里外那个 小村子里的炊烟。

②故乡多山,虽不大却也将大地切割得支离破碎,家家户户都藏在山坳里。一条公路沿河 而行,在路过村庄的时候,能看到的都只是片瓦只檐,只有偶尔顺着那条进村的小路往里延伸 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村庄的内涵如此丰富,小路可以一直延伸到山沟沟的最深处,而村里 的家家户户,就在这小路的两边,挨挨挤挤、泾渭分明地做着邻居。

③炊烟是不分彼此的。每到亭午日暮,或者晨光熹微,炊烟都会在家家户户的烟囱上轻轻 巧巧地飘出来,这时候无论家宅广阔还是茅檐草舍,无论炊烟出来的渠道是敞亮的琉璃瓦烟囱 还是泥坯堆砌的小筒,都不影响大家彼此温柔地打着招呼,然后炊烟融洽地汇聚到一起,变成 一抹轻柔的云,低低地飘在村庄的上空。炊烟是不记仇的,就像村里的乡亲,虽然彼此偶尔会 有一些口角,但是情绪从来不会隔夜。早晨起来烧火的时候你招呼我一声,我打趣你一句,情 绪很快便随着柴火进了灶膛,一把火烧过,就随着烟气杳无踪迹了。

④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 淡蓝蓝的细腻烟雾,这烟雾一缕一缕地汇聚起来,弥漫在农家小院的房舍屋檐上,萦绕在原野 的庄稼树木上,更笼罩在整个村子的上空,凝结成一片小云,小村仿若仙境。风吹过,这些仿 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 底清醒了过来。跳脱的鸡,蹒跚的鸭,稳重的牛,以及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 都在彰显着村庄的活力,生机盎然又醉人眼目。而黃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 的夕阳给小村镀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错落有致的房顶袅袅升起丝丝缕缕炊烟,在晚霞的 照射下,缭绕在炊烟里的小村落,升腾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这烟就像这越发落寞的村落, 古朴、恬静、温暖。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或者行走,或者突突地开着蹦蹦车,从山间、田里、 河畔顺着村道走回来,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⑤乡亲们或许不会关注司空见惯的炊烟,但就是这些小房子里按时升腾起的炊烟变成了有 温暖的被窝和可口的饭菜,那是家的味道。

⑥难怪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桀骜还是恬淡,无论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在诗句中总会提及 炊烟,悄悄地织构美好。比如陶渊明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范成大有“指点炊烟阁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 ”,蔡襄有“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 ”………炊烟就是人,就是家。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                                    (有删改)

体悟“荷”的思想之美

洞庭可采莲(节选)

方欣来

①“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初秋的黄昏,不知谁那么一挥手,把多彩的云撒满了天空。风清如银,夕阳染红了漫无边际的芦苇,空气中混合着草木、莲蓬与泥土的气息。我走在湖中的一条小路上,在湖水斑斓的宁静里,想起这首古老的《江南》。

②我第一次读这首汉乐府,就想到洞庭湖的某个地方。有莲,有鱼,有水,有芦苇,有村落,有木船,有采莲的人。

③莲的原产地在哪里,一直有争议。但至少在7000年前,东方这片土地上,就有了莲藕,开出了第一朵莲花。而出现在文字中,较早的有《诗经》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楚辞》中也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莲不仅仅是植物,更是一个符号、一个意象、一种美。

④这些年,我把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洞庭湖。我走过湿地、岛礁、码头、滩涂,走过湖边的村庄、小巷、河流、芦苇荡。在洞庭之野,荷花到处都是。当秋风漫过洞庭湖平原的时候,甩开芳草掩映的小径,拐过一个屋角,或者挑一个好天气,驾一条小船,驶向湖汊、荒岛,总能遇见几处野生荷花。开花的,尚未开花的,直立于水边,摇曳于风中,似乎彼此之间有一个约定,它们正在等待你的到来。若赶上莲蓬熟了,可以随手摘下。

⑤我打小生活在洞庭湖边,知道有一大片野生荷花在君山团湖。我每年都要去那里,像是去看望一个隐居的故人。那片野生荷花,面积达到5000多亩,是亚洲面积最大的野生荷花景区之一。它一望无际,超越了我的目光和想象,如此盛大、辽阔和壮观,恍若八百里洞庭的一个花圃。它是安放在洞庭之野的一面镜子,在长江与大湖之间,圆如满月,亮如冰雪,照天空,照山水,照古老的岳州,也照岳阳楼的忧乐。

⑥最近又去了一次。阳光下,进入广场,穿过荫翳蔽日的竹丛、蝉声鸣唱的柳林、开白花和红花的紫薇,再过一座石拱桥,就到了湖边。

⑦游人陆续赶来,船摆在湖边,一大溜,有木船,也有汽艇。我照例选了一只木船。我喜欢木头,那种刷过桐油的木头,风里来雨里去,有阳光的味道,又有风雨的味道,还有湖水和荷的味道。撑船的师傅40岁出头,手里的长竹篙轻轻一点,木船慢慢动起来。无边无际的荷花扑面而来,慢慢向我身后遁去。

⑧A荷密密匝匝,挺直腰杆,像看不到边的森林,花朵高举在绿叶之上,像点亮的灯盏,照耀着湖水和天空。莲蓬多不胜数,歪着的、斜着的、立着的、垂着的,用千姿百态打量着周围的事物,看一眼感到特别亲切。

⑨这里的莲蓬可以随意采摘,却很少看到有人伸手,任由它们在阳光和风雨中慢慢老去。一粒粒莲子脱离母腹,掉落到淤泥中,复制一株莲的成长经历。

⑩天蓝得不能再蓝,映在水里,成为另一面天空。荷影、木船,还有我,就在天上移动。感觉像是坐着一趟慢车,走在水的公路上,两旁依次退去的不再是山峦、村庄、田野和河流,而是一株一株的荷,一片一片清凉的荷叶。偶尔钻出一两只野鸭,它们蹦跳,拍打翅膀,把头潜入水里,快速抽出来,甩着水花。见到船来,不惊不惧,直到船头快要挨到它们了,才挥动双脚,踩着水面向前蹿去,瞬间不见了踪影。

⑪想起有年夜晚,单位在这里举行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们沿着湖漫步。月色清朗,笼盖了望不到边的荷花。月光下的荷,披着纱衣,像浸染在薄雾中的远山。跟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如出一辙。

⑫在一处浅水边,我弯腰握住一朵荷花,轻轻拉到眼前。B我感觉到手的清凉和潮湿,像握着一把月光,我听到了荷的呼吸,轻轻的,细细的。很快,这样的呼吸越来越多,来自近处、远处、不近不远处,逐渐把我包围。除了这呼吸声,我还听到了很多声音。水流的声音,鱼游动的声音,水鸟的鸣唱,萤火虫划破月色的清响……这是自然的交响,它不属于谁,只属于洞庭。

⑬我没听过荷拔节的声音,想来,它们拔节的声音应该更加耐听。先是其中的一株,啪的一声,长高了一节,随后是另一株,然后是数不清的啪啪的响声。每一声都像一声呐喊,昂扬,奋进,生机勃发,带着生命成长的渴望。

《人民日报》( 2024年09月21日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