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韶关市韶关地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课堂观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震预警系统就是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地震预警警报。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地震发生前三秒发出预警,伤亡人数可减少14%;提前10秒,将减少39%的伤亡;提前20秒,可减少63%的伤亡。

材料二:

材料三:据报道,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地震发生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通过电视、手机、室外广播等渠道,向宜宾、乐山、成都等地提前10秒甚至1分钟发出了预警信号,为群众逃生避险赢得了宝贵时间。而地震预警系统研发者就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所长——王暾,他被网友们称为“跑赢了地震波的男人”。

(1)、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恰当的阅读方法。

如果想具体了解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这一阅读目的,我们应重点阅读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并选用(精读  略读)的阅读方法。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可选用(精读  略读)阅读方法。

(2)、下面对材料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震预警系统能在地震发生前,提前为用户发出地震预警警报。 B、地震预警系统不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发出预警信息。 C、材料一用一系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地震预警在减少伤亡方面的作用。
(3)、王暾为什么被网友们誉为“跑赢了地震波的男人”?
举一反三
沙沙来到植物园,满园充满生机,让人心旷神怡,不禁让人勾起了回忆。

(一)桂花雨(节选)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二)桂花卤·桂花茶(节选)

摇下来好多簟(diàn)的桂花,先装在篓里。然后由母亲和我,还有我的小朋友们,一同把细叶、细枝等拣去,拣净后只剩花,看上去一片金黄。然后将花瓣铺在太阳下,晒去水分,待半干时就用瓦罐装起来,一层糖(或蜂蜜)、一层桂花,压紧装满封好,放在阴凉处。一个月后,就是可取食的桂花卤了。过年做糕饼是绝对少不了它的,平常煮汤圆、糯米粥等,挑一点加入也清香提神。桂花卤是越陈越香的。

母亲总是先将最嫩的明前或雨前的茶叶焙(bèi)热。然后,在茶叶中和(huò)入半干的桂花。将它们装在罐中封紧,茶叶的热气就把桂花烤干,香味就完全吸收在茶叶中了。

这是母亲独有的做法,一般人家从我们家讨了桂花,只将它拌入干的茶叶中,桂花香就不能被吸收,有的甚至烂了。可见母亲对于桂花还是花心思,有窍门的。

故乡的桂花、母亲的桂花卤、桂花茶,如今都只能于梦寐中寻求了。

资料袋:琦君,1917年生于温州。琦君在自己写的大量散文中,尽情地抒发真挚热烈的情感,比如《水是故乡甜》《粽子里的乡愁》《青灯有味似儿时》……琦君就是用这样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诉说着自己无限的回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