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教育集团初中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一:彼得改革虽然从模仿西方开始,但问题是彼得“卵翼下的小学生们”主要是从直接和实际效用的观点来看待启蒙运动的,他们向西欧学习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在本国增加各种技术知识的储备。彼得虽然要求国人“模仿自由的人们”,但当他“希望他们在发展科学和艺术的道路上迅遠前进时,却束缚了他们”
——《俄国近代自由主义的道路》(郭文著)
材料二:…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材料一:18世纪初,他决心改变国家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他创建了一只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厂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兴办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也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改革》
材料一: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笫6卷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囯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