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孟建平】单元测试卷 小语四上 单元自主检测卷(八)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在黑暗的“大鸡蛋”里孕育着伟大的生命,他就是( )
A、女娲 B、盘古 C、精卫 D、吴刚
举一反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夸父逐日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荒原中,有一座巍山——成都载天山,夸父族的居民就生活在这里。他们的首领叫夸父。夸父高大威猛、力大无穷,有着钢铁铸就的体魄和性格。夸父生性率真、富于幻想,并且最喜欢看日出时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焕发生机时的瑰丽景象。可是,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黑夜难免交错降临,一天中总要有一半的时间笼罩在黑暗与阴冷之中。这使夸父感到非常恼怒,于是他对全族的子民说:“我要把太阳追回来,让光明和温暖与我们同在!让夸父族的天空永远晴朗!”说完,他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飞奔而去。

    夸父追啊追,跨过了一座座高山,穿过了一条条河,转眼之间跑出了几千里,来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禺谷(也叫“虞渊”)。夸父高兴极了,眼前是一团极大极亮的火球,他的身体被红彤彤的阳光包裹着。他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想要拥抱这炫目的太阳。忽然,一阵难忍的干渴与燥热占据了他的身躯,他几乎支撑不住,险些倒下。是啊,这样马不停蹄地跑了大半天,加上被炙热的太阳连续烘烤,怎么能不口渴呢?

    于是,夸父俯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几下就把两条河的水都喝干了。可那份焦渴的感觉,依旧十分强烈。

    夸父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泽(又叫“瀚海”,传说是雁门山北边一片纵横千里的水域) 里的水。可是,他还没有跑到,便在半路上渴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巍峨壮丽的高山。他随身携带的手杖,化作一片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桃林。人们说,夸父想要把这些留给后世追求理想和光明的勇士,在漫漫长路中为他们遮阳蔽雨、充饥解渴。

请认真阅读短文并完成相应的题目。

大禹治水(节选)

    ①鲸(gǔn)的儿子禹和鲸一样,一心想为人类完成治水的大事。为了治理洪水,拯救百姓,禹走遍了天南海北,到处考察地形,研究水的走向。

    ②这一天,禹率领治水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黄河。他派遣应龙画出河道图。应龙画了半晌,河道图还是画不出来。正伤脑筋时,从漩涡中突然跃出一个人来,带起高高的水柱。那人白面长须,却长着鱼的身子。他来到禹面前,深施一礼,献上一块水淋淋的青石,随后转身跃入水里,不见了。

    ③禹和众人把青石仔细一看,只见上面布满了弯弯曲曲的花纹。原来这正是一幅治河的地图。上面画的是这一带的大小河道以及水势的情况。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填,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禹恍然大悟,原来是河伯亲自献上了青石地图。这下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禹都清楚了。于是,禹带着大家,根据图上的指点,日夜不停,开始了治理黄河的浩大工程。

    ④这一天,禹又发现一座大山--龙门,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河水到了这儿,只能拐弯绕道而行,从山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满溢,泛滥成灾,当地的百姓为此苦不堪言。

    ⑤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形成两壁对峙(zhì)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欢畅地向下游流去。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兴奋不已,禹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⑥就这样,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制服了洪水。人们重新返回家园,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