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解答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绍兴市袍江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
性质一: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
性质二:
序号
反应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
0
10
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
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
①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blank#}1{#/blank#}, 可能含有{#blank#}2{#/blank#};
②写出上述过程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lank#}3{#/blank#}。
【查阅资料】
①碱性溶液可使残留在果蔬上的农药毒性降低。
②家用果蔬洗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氢钠,部分含有氯化钠。
【查阅资料】(1)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2)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g样品,加入足量盐酸。
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1{#/blank#}。
(2)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都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写出实验过程中通空气的目的{#blank#}2{#/blank#}。
(3)【解释与结论】将C中产生沉淀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测得沉淀质量为3.94g,求得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blank#}3{#/blank#}。
(4)【反思与评价】 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blank#}4{#/blank#}(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颈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
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