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市树兰中学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独立作业试卷(1.1-1.5)

千岛湖活鱼也能网购了(如图甲)。已知鱼在密封袋中存活时间长短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相关。现为了探究氧气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做了以下实验。

步橪1:将相同的7个密封容器标为1号、2号、3号 , 在容器内分别装入等量的水后排尽容器内的空气,再充入足够的氧气。

步骤2:将7个密封容器的水温控制在 , 然后通过调整密封圈把容器内气压调整为帕。通过氧气含量传感器显示水中溶解氧气的质量(如图乙)。

步骤3:将气压调整到帕、帕,重复步骤2,记录数据并绘制如图丙所示曲线。

(1)、步骤1中"排尽容器内的空气,再充入足够的氧气"的目的是
(2)、某同学认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为微溶,即使在步骤1中加入的氧气没有完全等量也不会影响实验结果,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在容器内气压为帕时,把水温从调整到该类鱼生存最适合温度 , 通过调整密封圈来改变容器内的气压,使水中溶解氧的量保持不变,气压该怎么调整,请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Ⅰ.[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Ⅱ.[查阅资料]

⑴物质浴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的水合过程。

⑵通常状况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Ⅲ.[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Ⅳ.[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5℃

V.[实验现象]

⑴图1实验中,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

⑵图2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若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往试管中加入物质b,则∪型管内的左边液面将{#blank#}1{#/blank#}(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

Ⅵ.[反思交流]

⑴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blank#}2{#/blank#}Q(填“>”或“<”或“=”,下同),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与Q放的大小关系刚好与前者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若Q{#blank#}3{#/blank#}Q , 则溶液温度不变。

⑵在图2所示实验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blank#}4{#/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