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的主题。”某班历史老师以“历史中的爱国主义”为主题设计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触摸历史脉动】

范仲淹石刻像

材料一:以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为代表的宋代士大夫,都执着地致力于道义德操的完善,都“以兴起斯文为己任”,都追求学业境界的广大精微,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与胆魄。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士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源泉,激励历代仁人志士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国家的统一而不懈奋斗。

——摘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士人精神的主要内涵。并概括指出其影响。

【任务二感受历史趋势】

材料二:亚非拉反抗殖民统治大事年表

时间

历史事件

18世纪末19世纪初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拉丁美洲掀起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19世纪中期

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0世纪20-30年代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0世纪30年代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955年

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

1959年

古巴人民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

1960年

非洲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填“错误”。

A.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推动印度民族大起义兴起。________

B.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趋势,并概括亚非拉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过程的特点。

【任务三领悟时代使命】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嘉陵江畔,与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桂园、《新华日报》旧址毗邻,它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活动基地。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位于重庆市铜梁区,是为纪念抗美援朝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英雄邱少云烈士而建。纪念馆由纪念碑和英雄事迹陈列厅两部分组成。

重庆规划展览馆:其中内陆开放高地展厅,重点展示重庆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大内陆开放力度,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相关规划布局。

(4)重庆市现有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到120个。请在上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选择2个,阐述重庆在不同时期担负的时代使命。

(5)综上,谈谈你认为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践行爱国主义?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与大陆关系表(节选)

时间

相关史事

230年

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元朝初年

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1662年

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1885年

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整理

(1)根据上表,指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说明郑成功被称为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原因。

材料二:清政府在日本的威逼下,决定如期交割台湾。台湾各阶层人民联名发布檄文,声称“愿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坚强决心。台湾人民纷纷组织抗日义军,进行武装反割台斗争。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台湾高山族和汉族的英雄儿女以各种方式抗击日本侵略者,一直斗争了半个世纪。

——据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与日本割占中国台湾有关的条约。“五十年”后终结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是哪一场战争的胜利?

材料三:《望大陆》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身处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落叶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于台湾写下爱国诗作《望大陆》。

——据《右任文存》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望大陆》这首诗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愿?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认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