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

从下面所列史事中,能提炼出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

1941年底,重庆的银行、钱庄达145家,到抗战结束时多达233家,成为当时的金融中心

到1944年6月底,重庆占大后方工厂数和工人数的1/2

到1945年,重庆的大小商贸公司、商店发展到近3万家,成为全国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

A、重庆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 B、重庆的人民民主运动 C、重庆人民对全国抗战的贡献 D、重庆教育文化的发展
举一反三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处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人类主流社会都在深刻反思战争爆发的根源积极探求防止战争、实现持久和平的解决之道。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6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铭记历史,警惕战争,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将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材料二:如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三: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四: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五:如图所示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六:“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

材料七: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然后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突然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攻击。蒋介石曾密电张学良:“生养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以上事实说明,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决定的对日方针就是,不抵抗,而幻想依靠国联的力量压迫日本从东北撤兵。

材料二: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抛开个人生死和毁誉,毅然发动“兵谏”,迫使蒋介石南京政府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国内时局发生了根本转变:和平代替了内战,团结代替了分裂,出现了全民抗日的新局面。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发生“七七事变”,驻卢沟桥与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促进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同时,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材料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国采取持久战战略,并迅速形成了两个抗日战场,即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远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也是利用灵活战术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采取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打击日军,并且取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的胜利。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呼应,沉重打击了日军,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中国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不顾中国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转让给日本,而不让中国收回。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6月5日上海工人声援学生举行罢工,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这场运动扩展到了20多个省、100多个城市。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派官僚,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实现。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爱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世界简史: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第十章《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

材料二: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中国共产党沿着红船的航向,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潮头……中国共产党扬起红船的风帆,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载着红船意愿,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摘自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材料三: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这就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民党掌握了政府,它有几百万军队,可以调动全国资源和人力。正面抵抗日军的进攻,当然非它莫属。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因此,对正面战场作战的军人,我们要肯定他们的功绩,高度评价他们的牺牲精神。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张海鹏《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