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欢,合欢
李晓东
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
②我九岁那年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住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里,当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 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
③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 棉絮一样的绒花 , 远远望去 , 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 , 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 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 发梢,直到我的肩膀、 我的手、 我的脚下,然后 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 我的肩膀、 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不敢发出一 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 , 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 , 她的脸颊 , 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 , 还是被那笼罩在头 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 , 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
④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
⑤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我走得大汗淋满,而在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
⑥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避适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我感到十分茫然。
⑦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母 亲唤着我走过来了 , 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 , 她的脸颊 , 不知道是因为洗过澡的缘故 , 还是被那笼平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 , 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 , 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 软的呢。惊回首 , 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 , 一 点声音也没有。
⑧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
(选自《读者》 2017 年第 2 期,有删改)
【注释】①史铁生的《合欢树》讲述了作者十岁那年作文获奖、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以及三十岁以后出名,母亲却已离世七年,从而引出母亲生前种合欢树、细致照顾合欢树的故事。作者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再见一眼那棵合欢树,造成终身遗憾。
①②③。
①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
单元导语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 单元目录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散步/莫怀戚 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旨:通过对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美好的生活的心理,赞美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积极意义。( )
②《秋天的怀念》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秋天的怀念》 C. 《合欢,合欢》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