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綦江区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日更定矣 如而已 B、人鸟声俱 哀转久 C、人鸟声绝 四时 D、强饮三大白  上下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是清朝初年,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B、“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写出了宇宙的空旷和人的渺小,表现了作者悠远脱俗的精神。 C、两个赏雪人见到志趣相投的作者,惊喜劝酒,作者被迫喝下三大碗后赶紧离去。 D、作者结尾以舟子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深化意境,反衬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4)、选文与链接材料都描写了雪景,试比较两文在写景作用上的异和同。

【链接材料】

王子猷(yóu)居山阴,夜大雪,眠觉 , 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 , 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①眠觉:一觉醒来。 ②剡:今浙江嵊州西南。 ③宿:一夜。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

唐张全义为河南尹,经黄巢之乱,居民不满百户,四野俱无耕者。全义招怀流散,劝之树艺。数年之后,都城坊曲 , 渐旧制;桑麻蔚 , 野无旷土。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出现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田荒秽者,则众杖之。或诉以“乏人牛”,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众皆谢,乃释之。由是邻里有无相助 , 故比户皆有蓄积,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焉。

(选自《农桑辑要典训》,有删减)

[注]①招怀:招纳安抚。②树艺:种植栽培。③坊曲:大街小巷。④田畴:已经耕种的田地。⑤僚佐:随从官员。⑥秽:杂草多,荒芜。⑦乏:缺乏。⑧有无相助:彼此帮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