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4年广西柳州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现代文阅读

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

    ①有一条电视新闻: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老头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带着鸭子逛街散步,鸭子表现得非常听话,有趣极了。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中。可是,你知道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你也完全可以。

    ②1930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孵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到哪儿。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当提起箱子时,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一组则跑向洛伦兹。

    ③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洛伦兹形成的印象导致的。康纳德•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印痕行为”。

    ④“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⑤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如许多鸟类最易掌握飞翔本领的时间恰值羽毛始丰之际,若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 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⑥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 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有一次,洛伦兹就被他饲养的八哥当成了求爱的对象,八哥不断地往他嘴里塞食物。这也许就是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成年后难以成功繁殖的原因之一吧。

    ⑦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美国卡斯卡底猛禽中心执行主任路易丝•施美尔有一次收到了一只被遗 弃的会尖声叫的小猫头鹰。送来的人说,一天前在砍倒一棵树之后,在窝里发现了这只小猫头鹰。施救者走了之后,施美尔打开装着猫头鹰的盒子,那只小鸟就立即跳到了她肩膀上。施梅尔急忙把送鸟人叫回来,问他们究竟养了这只鸟多久。“哦,你怎么知道的?”施救者非常诧异,但很快就承认,他们实际上把这只小猫头鹰当作宠物养了几个星期。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几个星期正是这只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它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⑧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工作,猛看上去这些穿熊猫服的饲养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行为。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下列关于动物“印痕行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直接印象造成的。 B、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C、对动物的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D、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应的印痕行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这就是印痕行为的表现。 B、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 C、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更愿意与由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 D、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饲养员工作时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这是为了避免出生的熊喵宝宝对人产生印痕。
(3)、下列对文段内容、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动物的印痕行为”,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B、本文由“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说起,可以起到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C、第⑤段中,“目前”“据估计”“可能”等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D、第⑦⑧段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动物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应的印痕。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囚绿记
       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绮丽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②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一芽苗,草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垄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摘棉花

张丽钧

    ①坐在去石家庄的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外面一大片棉花地,白花花的棉花一朵朵从“棉花儿”里膨出来,由不得想,这是谁家的棉花?怎么还不摘呢?再不摘就开“大”了啊!这个想法一冒出来,竟满心焦灼,恨不得喊司机停车,奔到棉花地里,帮人家摘了那棉花。

    ②长这么大,只摘过一回棉花,却独自回味过一万回。那一年,我刚上初中,在一个叫南旺的村子里,哭着喊着要表姐带我去摘棉花。表姐拗不过,便带我去了。秋阳之下,好一片望不到边的棉海!在地头,表姐为我在腰里系了个蓝白格子的包袱皮儿,贴腰的那面勒得紧,外面则松松地张了口,以便往里面装棉花。表姐腰里也系个同样的包袱皮儿,边摘棉花边为我讲解摘棉花的要领——下手要准,抠得要净,棉花碗儿里不能丢“棉花根儿”。我一一记下,心说,这不忒简单!开始摘了,手却笨笨的,一摘就把棉絮抻得老长,棉花碗儿里还丢了不少的棉花根儿。为了摘干净,我不得不用左手牢牢托住棉花碗儿,右手一点点抠棉花根儿。表姐看我摘得拙,笑死了,跑过来为我示范——眼到手到,左右开弓,同时摘两朵棉花,指尖带了钩儿一样,轻轻一抠,棉花碗儿就溜光地见了底儿;双手各存了四五朵棉花后才一并塞进包袱……不一会,表姐的包袱就鼓起来了,怀孕一般,拿手托着包袱底,腆着肚子回到地头,把一包袱棉花倒在一个大包袱皮儿里,轻了身回来继续摘……整个半晌,我光顾得叫唤“这朵棉花大”“那朵棉花美”了,收工时竟没有摘满一包袱棉花,手却被扎得稀烂。

    ③离开那片棉田许多年后,我依然会做摘棉花的梦。我梦见自己弹钢琴般地弹着洁白的云朵,手指如飞地采摘着棉花。我腰间的包袱鼓鼓的,怀孕一般。即便从梦中醒来,我还会意犹未尽地缩在被窝里模拟摘棉花,鹰爪一样蜷了十指,试图一次钩净冥冥中那粘附在碗底儿的棉花根儿。我自信通过醒时梦时恁般不懈演练,我的摘棉技术定然已是突飞猛进,真盼着有机会再跟我那牛表姐较量一番。

    ④我的表姐却着实攥牢了我的把柄,只要一见着我,不管当着多少人的面,立刻活灵活现地向大家表演我一手托着棉花碗儿、一手抠棉花根儿的丑态。那些庄稼把式们看了,无不解恨地冲着我狂笑,臊得我抓起一把瓜子,稀里哗啦地扬到表姐身上。

    ⑤在远离棉田的地方,我操作着电脑,带一群美术生欣赏齐白石的画作。讲到《棉花》时,我动情地说:“你们可以忘掉今天的课,甚至可以忘掉我,但是,我拜托你们一定记住齐白石这幅《棉花》的题款——‘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在这个世界上,能画棉花的人很多,能说出这个妙语的却惟有齐白石。在我看来,只有一个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对棉花唱出这么美妙的赞歌。棉花,是一个还没有学会涂脂抹粉的乡下女孩儿,是对严寒大声说‘不’的花,是大地献给人类的至宝。

    ⑥今天的我,一想到身上的丝丝缕缕原是田间一朵朵被阳光喂得饱.饱.的花,心中就涨满暖意。

    ⑦——嗯,反正要是能让我到甭管谁家的地里去摘上半晌棉花,我会乐。

(选文有改动)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成功属于求进者

ㅤㅤ①福建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一度“山光、水浊、田瘦、人穷”。如今走进长汀,却是草木繁茂,满眼葱茏。多年来,长汀干部群众接续奋斗,描绘了荒山披绿的画卷,这一传奇告诉我们:成功属于求进者。

ㅤㅤ②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采刻变化。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只有始终求进,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ㅤㅤ③求进,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今天,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聚焦目标、铆足干劲、永不言弃,才能意气风发走向未来。中国决定发展自主导航的时候,容易开发的轨道资源已被先发国家申报占用,想要后来居上难度很大,但北斗科研工程团队潜心研发,潜心推进,用心攻关,一方面加快发射速度抢占可用轨道,另一方面创新轨道设计,尝试多星共轨,最终组成了一个全球首创的、三种轨道混合的导航星座,实现了中国北斗导航全球的梦想。

ㅤㅤ④求进,必须“越是艰险越向前”。艰险恰似黎明前的黑暗,只有笃志前行者才能看见万丈霞光。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的传奇组合隋文静、韩聪,挑战冬奥历史上无人做过的“捻转四周”,要让世人瞧瞧,男单女单有四周,双人滑也有四周。他们苦思勤练了一年半,终于做到一了力量与重量的最高难度平衡,最终以总成绩239.88分刷新世界纪录的表现摘得金牌。谷爱凌在第二轮落后的情况下,最后一跳挑战左转1620的超高难度动作,惊险中逆转夺冠。可见,挑战艰险,抓住契机,方能险中求胜。

ㅤㅤ⑤求进,还应“致广大而尽精微”。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事之成,亦求微末之精。北京冬奥会用于颁奖的花束绒绒花,是北京冬奥的首创。中国各地手艺精湛的“织女”们,面对2400支花束绒线花和26000片月桂叶的赶制任务,时间紧迫,又不能错针漏针,那些平凡的“织女”们在不清楚是为奥运而做的情况下,依然用一颗工匠之心,精细的双手,埒玉成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挑战,成功钩织了永不凋谢的荣耀之花。 

ㅤㅤ⑥关山难越,难阻决意跨越之辈;风雨历尽,天酬痴心破难之人。求进者冲破千里冰封,定能迎来万里春风,品尝成功的硕果。 

(原文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小题。

①加拿大人停止了他的松钉工作。我们听到一句话,重复说了许多次,一句很可怕的话,给我说明诺第留斯号船上处处发生骚扰激动的原因。船上人员发觉到的对象并不是我们!

②“北冰洋大风暴!北冰洋大风暴!”他们大声喊。

③北冰洋大风暴!可能有一个更可怕的名字在更可怕的情形中传到我们耳朵中来吗?那么我们是走在挪威沿岸一带的危险海中了。诺第留斯号在我们的小艇要离开它的时候,就要被卷入这深渊中吗?

④人们知道,当潮涨的时候,夹在费罗哀群岛和罗夫丹群岛中间的海水,奔腾澎湃,汹涌无比。它们形成翻滚沸腾的漩涡,从没有船只驶进去能够脱险出来。滔天大浪从四面八方冲到那里,形成了很恰当地被称为“海洋肚脐眼”的无底的深渊,它的吸引力一直伸张到十五公里远。在深渊周围,不但船只,而且鲸鱼,而且北极地带的白熊,都不能例外,一齐被吸进去。

⑤就是在这无底深渊附近,诺第留斯号——或无意或有意被它的船长驶进来了,它迅速地被卷入,路线作螺旋形,愈前进,螺旋形的半径也愈缩小。小艇还附在它身上,也跟它一样,被惊人无比的速度带走。我感到它飞奔前去。我这时体会到的,是接着过于延长的涡卷动作而来的那种颠簸的盘旋回绕。我们是在极端的骇怕中,是在最高度的恐怖中,血液循环停止了,神经作用停顿了,全身流满像临死时候所出的冷汗!在我们的脆弱小艇周围的是多么可怕的声音!几海里内连续回响不绝的是多么厉害的吼叫!那些海水族在海底下面的尖利岩石上所发出的是多么怕人的喧闹!在这些岩石上,就是最坚固的物体也粉碎了,服挪威成语说的,就是大树干也毁损为“茸茸毛皮”了!

⑥多么危险怕人的处境!我们极端骇怕地一任海波摆动。诺第留斯号像一个人一样自卫着。他的钢铁肌肉嘎嘎作响。它有时候挺起,我们也跟它一齐竖起!

⑦“要全力支持,”尼德说,“并且把螺丝钉再上紧起来。紧紧靠着诺第留斯号,我们或者还可以保全……!”

⑧他没有哄他的话,嘎嘎的声音就发出来了。螺丝钉落下,小艇脱离它的巢窝,像投石机发出的一块石头,飞掷入大漩涡中。

⑨我的脑袋碰在一根铁条上,受了这次猛烈的冲撞,我立即失去了知觉。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第二部第二十二章  作者:凡尔纳)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各题。

妈妈的家风

程荣贵

①妈妈是一位普通人,文化程度不高,但心地善良。她经常教育我说,人这一辈子,如果有能力就做点好事,没能力就做好自己。即使生活再难、 日子再苦,也别做亏心事。

②一次,妈妈患了重感冒、高烧不退。爸爸让我陪妈妈到县城,把攒的一筐鸡蛋卖了,好为妈妈抓药。上小学三年级的我,一手提着鸡蛋筐,一手搀扶着病中的妈妈,走得汗流浃背。 当我和妈妈走到二里岗农机站时,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卷钱,捡起来一数竟有 70多元。当时猪肉才0. 72元一斤,这笔意外之财对我和妈妈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妈妈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 “儿子,这钱咱不能要。你看这皱巴巴的毛粟,说不定这家也正在难处。”果然,等了不大一会儿,只见一位神色慌张的叔叔跑来问,是否有人捡到了钱。妈妈问他丢了多少钱,他说76元。妈妈见他说的数额与我们捡到的吻合,二话没说,就让我把钱还给了人家。那位叔叔不停地说着“谢谢”。原来这是他为给老人治病挨家挨户借来的钱……把钱归还了失主,妈妈如释重负。她脸上不光多了笑容,连走路都好像轻快了,

③那年,村里兆昌叔结婚,司仪在婚礼庆典上刚把一挂鞭炮扔出去,我和一群小伙伴就拼命跑去抢。我以闪电般的速度,把散落在路旁的一个“大炮仗”装进兜里。正得意间,突然一声闷响,一股黑烟伴着火苗从我的腰间蹿了出去。我的衣服着火了,上衣口袋也被炸开了拳头大的洞。

④一想到捅了娄子,没法跟爸妈交代,我“哇”的一声哭开了。天都黑了,我躲在晒谷场的草堆旁不敢回家。妈妈找到我,气得把手高高扬起,最后却轻轻地落在我的背上,还反复念叨着: “儿子,抢鞭炮是件很危险的事,万一伤到手和眼睛,爸妈跟着你受累不说,关键是你自己一辈子遭罪……听了妈妈的话,我特别愧疚和后怕。第二天早上,我发现被炸坏的衣服已被妈妈补好了。补丁处有一只可爱的卡通鸭,仿佛游弋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口袋已看不出任何破损的痕迹。

⑤那个年代,北方农村的院墙都是土夯或砖砌的,而南方农村的院墙多是篱笆围成的。我的老家属湘西北,一年四季,房屋四周的空地上会栽满绿油油的蔬菜。为了不让外面散养的鸡鸭偷吃蔬菜,爸妈便在菜地外围栽上一些万年青和鱼蜡树,待长到半人高时,再对它们进行一次修理和加固,便成了 “篱笆”。修剪之后的篱笆,宛如一排训练有素的士兵,昂首挺立在房屋四周,特别气派。这种就地取材的做法,尽管不是妈妈的独创,但经过她的改进,总会引来众多乡亲的效仿。

每年春季,篱笆上就会爬满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还有月季和蔷薇。花儿在轻风中摇曳,整个院子色彩缤纷。穿行其中,影子倒映在房前碧波荡漾的池塘里,真有一种人在画中走、画在水中映的情趣和悠然。这时,总能听人夸赞妈妈是一位神奇的化妆师。她把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出了滋味,让枯燥乏味的生活有了色彩。听到对妈妈的赞美,我心里总是很骄傲。

⑦每当我行走在家乡的小路上,或推开老屋的房门,仿佛都能看到妈妈亲切而又忙碌的身影、感受她熟悉而又温润的气息。虽然妈妈已经不在了,但她的质朴、乐观、和善都已点点滴滴深入我的灵魂,教会我在这个世界上活出了一种诗意和远方。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

李良旭

①父亲拿起一把农具,招呼我和他一起到地里翻整土地,准备播种新的农作物。

②我皱了皱眉头,放下书本,拿起墙边一把锄头,怏怏不乐地跟在父亲后面。田野里,有不少人家在地里忙着翻整土地,空气中散发出阵阵泥土的馨香。

③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家那几亩田的地方。我看到,田地已被父亲翻整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了一小块。

④父亲是一名农家老手,种了一辈子土地,硬是靠这几亩薄田,抢种抢收,把这里的每一寸泥土都利用到了极致,支撑起一个大家,还供几个子女上学,真的挺不容易的。

⑤此时,看着那一小块没有翻整的土地,我心里不免有些抱怨,就这么点大,您一个人干不就行了,还要喊我来干什么?

⑥父亲大概看出我的心思,笑道:“别老闷在屋里看书了,出来干干活,透透气,出出汗,过一会儿再看书,这样学习效果好。”

⑦父亲这么一说,我有些脸红了,没想到,自己的心思被父亲看破了。

⑧我下了地,拿起锄头开始锄地。泥土很硬,刚刚割完稻子的田地里,还有一茬茬稻子的根部,伸出一个个光秃秃的脑袋,像被剃了光头。A我高高举起锄头,一锄头下去,只刨出一小片土,泥土飞溅,还将我的手震得生痛。父亲在不远处,看到我的窘相,一直在抿嘴偷笑。

⑨我气恼地用力锄着地,心想,我一定要争口气,把这块地翻整好了,让您瞧一瞧,我也不是孬种。

⑩我看到,地上还有一些枯黄的稻草,锄起地来碍手碍脚的,就弯下腰,准备将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稻草捡起来,我刚捡拾了几根稻草,突然“哎哟”一声,我赶紧扔下手里的稻草,发现一根手指被稻草划出一条细细的小口子,小口子上渗出殷红的血来。

⑪父亲听到声音,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过来,他看到我手指上的血印,说道:“怎么这么不小心?这稻叶锋刃着呢!”

⑫说罢,他走到田埂处,找到一种草茎,放在嘴里嚼碎后,敷在我的伤口处。被嚼烂的草茎泛着嫩绿色的汁液,浸润在伤口处,有种痒酥酥的感觉。我问:“这是什么?”父亲说:“这是一种止血草药,嚼烂后敷在伤口,止血效果好,伤口很快就长好了。”

⑬我沮丧地说:“没想到,这软绵绵的稻草,还这么锋利,竟能将我的手指划破!”

⑭父亲说道:“我们农民有句顺口溜,叫‘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无论它是在田里生长中,还是被割下躺在地里,任凭风吹雨淋,哪怕快要腐烂了,它的叶子,依然锋利无比,像一把刀子,再加上你缺乏劳动,两双手都是细皮嫩肉的,一不小心,肯定会划破你的手指。”

⑮说到这里,父亲含嗔道:“去吧,到上面休息吧,这巴掌大的一块地,我一会儿就锄完了”

⑯我走到田埂上,望着在田里干活的父亲。B父亲身板很结实,古铜色的脸庞,晒得黝黑,粗大的手掌,骨骼突出。父亲一锄头锄下去,立刻刨开很深的一大块泥土,翻出的泥土一侧光滑、幽亮,像一块磨刀石。父亲不时顺手捡起田里的几束稻草,扎成一小把,扔到田埂上。

⑰我不由得赞叹道:“爸,您劲真大,一会儿,就翻整了这么一大块地方!”

⑱父亲将身子支撑在锄把上,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下脸上的汗,爽朗地笑道:“孩子,这种田的学问大着呢,就像你学习,知识永远学不完。我们要像稻叶上的刃,悬在四季里,永远保持着一种锋利,哪怕倒下了,也不失锋利,这是一种精神!”

⑲太阳渐渐西下了,父亲将地也全部翻整完了。父亲将农具收拾好,走到我跟前,说道:“将手上的汁液拿掉吧,看看伤口怎么样了?”

⑳我小心翼翼地将手指上的鲜嫩的汁液抹去,一看,伤口已好了,只留下一道淡淡的伤痕。我惊喜道:“这草药真灵,只一会儿工夫,这手指上的伤口就好了。”

㉑我低头看着我被稻叶划破的手指,突然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 我似乎看到了一种人生的信念和力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