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5月)
【查阅资料】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写出实验现象:B中固体,C中固体变蓝,D中溶液。
①“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根据零排放的要 求,不可能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的有机物是(填字母)。
A.甲醇(CH3OH) B.乙醇(C2H5OH) C.甲醛(CH2O) D.乙酸(CH3COOH)
②若用CO和H2的混合气冶炼铁,混合气所起的作用是。
铁元素可以形成3种氧化物,分别是Fe2O3、Fe3O4 和FeO(黑色)。下图所示实验中,黑色粉末可能为一种或几种铁的氧化物,充分反应至铁的氧化物全部转化为铁,装置I的增重为3.6g,装置J的增重为6.6g,假设每一步吸收都是完全的,黑色粉末为。
【提出问题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3;乙同学:CaCO3、Ca(OH)2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自己的猜 想正确 |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由无色 变为红色 | 自己的猜 想正确 |
(提出问题)反应后装置B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CaCl2 猜想2:NaCl、HCl; 猜想3:NaCl、NaOH; 猜想4:NaCl、NaOH、Na2CO3。
(交流讨论)经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blank#}3{#/blank#}一定不合理。理由是{#blank#}4{#/blank#}。
(实验探究)将反应后装置B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1:向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则猜想{#blank#}5{#/blank#}错误。
实验2:小王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明猜想4正确,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帮他补全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然后先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再加入{#blank#}6{#/blank#}溶液。 | {#blank#}7{#/blank#} | “猜想4”成立 |
(拓展延伸)小田完成一道类似的家作时得了满分。请你认真分析后写出答案。取6g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样品,加人73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pH小于7,再滴加8mL的NaOH溶液,测得pH恰好为7,蒸发所得的溶液,得到的晶体的质量为{#blank#}8{#/blank#}。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收集资料):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
打开固体包装观察:部分粉末呈黑色、部分粉末呈白色、另有少数红棕色的块状固体。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你猜想固体中可能含有Fe2O3的依据是{#blank#}1{#/blank#}。
(实验探究):如表是甲组同学涉及并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溶解 | 固体部分溶解,并放出大量热 | 固体中一定含有{#blank#}2{#/blank#} |
②过滤,取滤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色 | 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
③取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 | 固体逐渐消失,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得到浅绿色溶液 | 固体中一定含有{#blank#}3{#/blank#},一定不含有Fe2O3 |
④将操作三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固体中一定含有{#blank#}4{#/blank#} |
(实验质疑):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在实验中得出“一定不含有Fe2O3”的结论是不符合题意的,理由是{#blank#}5{#/blank#};你认为甲组同学哪一步操作得出的结论也不合理{#blank#}6{#/blank#},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lank#}7{#/blank#}。
(继续探究):为验证固体中是否含有Fe2O3 , 乙组同学用{#blank#}8{#/blank#}先分离出铁粉,向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blank#}9{#/blank#},若溶液呈棕黄色,证明固体中含有Fe2O3.写出溶液呈棕黄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lank#}10{#/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