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北京市丰台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6月二模考试试卷

在复习铁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再一次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1)、【提出问题】铁丝燃烧与有关。
(2)、【查阅资料】1、氮气性质稳定,在加热条件下不与铁、碳、氧气等物质反应。2、普通铁丝的含碳量在0.6%左右,熟铁丝的含碳量在0.2%以下。

【进行实验】:取5根相同的铁丝(直径0.6mm),卷成相同的螺旋状后,分别在体积分数不同的氧气中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余为氮气)。

实验记录如下:

①第一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通过这组探究实验,小刚同学得出结论:

(3)、【提出问题】2:铁丝燃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进行实验】:取多束相同的细生铁丝(直径0.2mm),每束长度和重量均与上组实验一致,重复第一组实验。发现前五次实验中铁丝均剧烈燃烧,补充第六、七次实验如下:

通过第二组探究,小刚同学得出结论:在控制条件下,铁丝表面积越大就能在更低浓度的氧气中燃烧。

(4)、【反思与评价】

小明同学推测如果将铁丝换成铁粉,有可能在更低浓度的氧气中燃烧。他准备选择铁粉和浓度为                  的氧气进行对比实验。

A、40% B、30% C、20%  
(5)、在第二组探究实验过程中,小红同学使用了更加柔软的0.2mm熟铁丝,结果发现实验中观察不到火星四射现象,由此她认为实验中火星四射的原因是
举一反三

数字化实验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获得实验结论。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以下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三矿泉水瓶氧气进行以下三个实验:

a.敞口放置:

b.散口放置,双手贴在矿泉水瓶外壁上;

c.敞口放置,将矿泉水瓶的瓶口朝下,

得到如图B的三条变化曲线。

(1)最终三个实验得到的氧气体积分数都为的数值应该为{#blank#}1{#/blank#}。

(2)从曲线对比可知收集好氧气的集气瓶应该{#blank#}2{#/blank#}(填“正放”或“倒放”)。

【任务二】兴趣小组设计图C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D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面上方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已知白磷的若火点为 , 红磷的着火点为)。

(3)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依据的现象是{#blank#}3{#/blank#},图D中0-100s压强逐渐增大的原因{#blank#}4{#/blank#}。

【任务三】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兴趣小组推测碳与氧化铜反应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可能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为了探究碳与氧化铜反应的气体产物,兴趣小组用装置进行实验。启动传感器,加热固体混合物,和体积分数()与时间()变化情况如图F所示。

(4)初始时的体积分数不为0,原因是{#blank#}5{#/blank#}。

(5)老师指出不一定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产生的,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blank#}6{#/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