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 故乡 课时作业

下面对人物描写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语言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势利、尖刻。) B、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动作描写,讨不来便又骂又偷,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 C、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作描写,写出了闰土与“我”重逢时的喜悦心情,也揭示了生活在困苦中的闰土的愁苦。) D、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外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突出了杨二嫂尖酸、自私的市侩嘴脸。用“细脚伶仃的圆规”来比喻杨二嫂的体形,突出了她的“瘦”。)
举一反三

阅读《差一分钱》,完成问题。
                                                                                 差一分钱
                                                                                   葛取兵
      ①父亲一定有心事。
      ②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出一下头。
      ③父亲是在寻一个人。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
      ④父亲才五十岁,身体却有些不恙。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一咳好像要吐出五脏六肺来,脸弊得像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医生说,是肺癌!晚期。
      ⑤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若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汽,有雾,沉沉的。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
      ⑥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我帮他弄个QQ号,父亲说,网名就叫差一分钱吧。
      ⑦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我想,父亲的网名应该土得掉渣。
      ⑧入秋。温暖如春。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青石小街,漏墙花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走在长长的巷子,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是否有馄饨担的敲梆声。
      ⑨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了。父亲说。
      ⑩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的对面。
      ⑪从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三十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十九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着跳越“龙门”。这可是农家伢子唯一的独木桥。
      ⑫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孩子嘛,难免。
      ⑬那天,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去帮我买包烟吧。
      ⑭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
      ⑮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整个脸颊。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
      ⑯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⑰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能买到烟。
      ⑱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教室里很寂静。
      ⑲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好心人。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哟。孩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哭一场!
      ⑳打这件事后,那孩子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读书非常用功。那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302分,孩子考了303分,被师范学校录取。
     当年那个孩子就是父亲。父亲说,我后悔呀,当时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未说。一分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分钱,但当时一个鸡蛋才三分钱呀!
     父亲一直想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三十年了,时光如过眼烟云,但那位卖鸡蛋的好心人,一直驻守在父亲的心中,让父亲无数次膜拜。
     从古镇回来。秋天一个劲往里走,细雨连绵,寒风四起,冬日悄然逼近。
     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父亲的心结是解不开了。
      一天,父亲的气色突然好了许多,父亲贴着我的耳朵说,我还有1000元钱,你给那个古镇汇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
      解铃还得系铃人。父亲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办法。或许,其中有一个老人就是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如今应该已是满头华发的老人了吧。
      我忙赶到邮局把钱汇了过去,当我把汇款回单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我清晰地看到,那个悬着的心结也悄然溜走了,远远的,未留一点痕迹。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想起母亲 (鲍山宏)
      七月的一天,天公作美,太阳好像也歇双休日去了,轻风拂来,垂钓者更是心旷神怡。
      围塘而钓的四个人,不一会儿都有较满意的收获,其中胡局长钓得最多,林雄乐得一个劲地在心中祈祷:太阳不要露脸,满塘的鱼都贪嘴,只要让爷高兴就成。
      林雄出道10年,在本地的建筑行业已是首屈一指的人物。10年前他从一个小泥水匠干起,挑砖、洗灰、砌墙,脏活累活啥都干过。后来老板看重他勤劳朴实,把他培养成一个土木工程师。再后来,林雄另起炉灶,办起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真是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
      干技术活林雄在行,可与人打起生意场上的交道,林雄就尝尽了苦辣酸辛。接工程要跑,工程验收要跑,讨工程款还是要跑。有道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渐渐地,林雄也跑出了经验,跑出了道道。今天他特地到乡下包了一个鱼塘,专门请M局的胡局长一行来钓鱼,因为M局还欠着他15万元的工程款没有结。香不烧好,菩萨不开口,你拿不到钱也只有干瞪眼。
      瞧他们钓得不亦乐乎,林雄心中此时泛起一层层喜悦的波纹。林雄正想着自己的心思,那边同来钓鱼的小车司机扯着嗓子叫了起来。
林雄赶忙跑过去:“司长,有什么指示尽管吩咐。”
      小车司机说:“你看,哪来的老婆子,捣什么乱,还让人钓不钓鱼了?”
      林雄这才发现,一个身躯佝偻的老太太正在塘边用一根竹竿打捞塘中的水草。林雄一愣,刚才光顾高兴,水塘边多出个人来他也没注意。林雄忙跑了过去。
      “老人家,你最好换个地方,别人在钓鱼。你这么一搅和,鱼惊了,就不咬钩了。”
      老太太抬起头,一双混浊的眼睛看着林雄说:“我每天都在这塘里打水草的,猪崽等着吃呢。”
      那边小车司机又嚷开了;“还不快走,哪来的老家伙,这么讨厌!”
      林雄看着老太太花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老人家,这……”
      小车司机又大声叫骂;“老家伙,还不快滚!”
      林雄忽然鼻子一酸,猛然扭头冲着司机大骂道:“我操你祖宗!”
      塘边的人都愣住了。林雄抹了把脸,伸手要过老太太手中的竹竿说:“老妈妈,你歇歇,我来给你捞!”
      第二天,胡局长让人找来林雄。胡局长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填写好的15万元的支票。
      胡局长说:“林老板,钱可以给你,可你要告诉我,你昨天为什么敢发那么大的火,万一事情弄砸了你就不后悔?”
      林雄问:“胡局长,你是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胡局长说:“真话,当然是真话。”
      “胡局长,那时我啥也没考虑,我只想起了我的母亲。”
      胡局长听了拍拍林雄的肩膀说:“兄弟.我也是!”
      两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小巷深处

        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

        “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我点了点头。

       “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

       “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A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B“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边疼着,一边美好

    ①遇到他们,是在去南方的火车上。彼时,他们剥好橘子正要往女儿口里送时,小女孩突然调皮一笑,像个小精灵般,腰肢一扭便滑开了。

    ②对面的我,被这温暖的一幕打动,眼见旅程无聊,便和他们搭讪了起来。听他们口音,应是北方人,我便问:“年关将近,你们怎么往南方去?在南方定居?”

    ③男人摇头。他们在南方小城打工,上周好不容易买好车票,准备回北方老家过年,这刚到家第二天,便又急着返回南方。到南方后把事情处理好,然后再回家过年。

    ④什么事这么慌张?这年头买张火车票容易吗,短短两三日就要来回奔波?

    ⑤男人看我疑惑,刚要说话,却被他的妻子给打断了。女人指着孩子说,因为她骗了人家,他们才不得不来往匆匆。

    ⑥在他们的话匣子中,我才得知前后的原委:

    ⑦他们在南方小城打工,九岁的女儿,就在他们工地旁的民工子弟学校读书。男人干的是模板活,很累很苦;女人的活儿比较简单,在工地上做做饭,烧烧汤,支持家用。他们居住的地方是棚户区,来这里的都是农民工。大家的日子过得虽然都是清苦,但相处得也是极为融洽。

    ⑧本来,棚户区的日子虽然平淡,但也不失幸福地继续着。但在这一年的十二月里,一个民工兄弟的女儿却得了病,医院下的诊断触目惊心:癌。孩子在医院住了短暂的日子后,便因为负担不起高昂的费用而回。当然,医生也曾暗示过,说这种病发现时已是晚期,不是花钱的事了。他们听出医生的弦外之音,才不得不抹着大把眼泪把孩子接回了“家”。

    ⑨据说,这种病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谁也没敢去看她。只有男人在网上查阅过,这种病根本就没有传染性。但是,没人信他。

    ⑩他和妻子,几次去过那个女孩的家。尽管比较拮据,但每次去都买水果,送上几百元钱。他们能表心意的,也只能如此了。

    ⑪几个月后的一天,星期一。被折磨得不成样的女孩正躺在椅子上休养,对着门,对着阳光。他们的女儿上学时,正好经过女孩家门口,看到屋内的她。女儿隔院子喊,等放假了,我来看你。那个女孩反问,你来看我干吗?女儿揉揉鼻子,略微想了想,便答道,我来给你讲讲外面的世界:这几天,花开了,冰融了,水在欢快地唱歌。还有,童话书里的小熊掉进陷阱后,又被猎人救了起来。还有可恨的灰太狼,被喜羊羊捉弄得好惨呀……

    ⑫女儿一口气将她心中所认为的美好说了出来。躺椅上的女孩苍白的面容上飞来了一抹嫣红。女孩稍微挣扎了一下,眨巴着大眼睛,说,你真的会来吗?女儿重重点了点头,做出了承诺:我说话算话的,否则让我鼻子长到天上。下周四上午我们放寒假,中午我就来看你。我讲一天,你听一天,好吗?里面的女孩点点头,脸上笑靥如花;外面的女儿也点点头,面颊上阳光朵朵。

    ⑬约定,本是不会落空的。只是女儿没想到,为了返途顺利,父母提前买好了火车票,且在第二天就出发了。她只好把心事压在心底,不敢跟父母言语。她也知道,现在的火车票是多么难买。

    ⑭回家后,她才把心事告知于父母。爸妈丝毫没耽误,决定次日就返程。

    ⑮我听完,鼻端酸酸,感动的同时却也问他们:“值得吗?”我知道,对于经济拮据的他们,不说来回上千公里的颠簸,光是车费怕是也不少。

    ⑯“值得!”男人郑重点点头,“女儿答应过她,我们不能磨灭了那个女孩心中期待的那份美好。”

    ⑰这时,女人也指着女儿说:“同时,我们也希望她以后也能珍惜别人对她的美好,更不希望她从小就视承诺为儿戏。”

    ⑱在遇到他们之前,我很难想象,世间居然有美好得诸如他们这样的人,为了孩子对别人的承诺,不惜颠簸千里之遥来兑现诺言。现在我知道,说是为了生命即将陨落前的悲悯也好,还是为了捍卫并践行承诺也罢,但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这份承诺,在美好得令人心疼的同时,却也熠熠闪动着人性的光辉和彰显着生命的尊严。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的田园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橡皮、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如火骄阳下,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巾常常汗湿得能撑出水来。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当叶子间探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休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文苑》2019年第四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