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个醺然的春天
陆苏
①春天时,在看得见如画青山的山房里唤醒一座春眠不觉晓的柴灶,轻轻拭亮黝黑憨厚的铁锅。在院子里一字摊开洗净的圆竹匾,请春日微绿的小风吹过青绿荡漾的麦田,吹过柠檬黄湮染的油菜花地,吹过水边开满野花的小溪,吹过果树林、菜地,然后穿门入室,吹净屋内每一粒浮尘,从容铺排春天里最美好的小事——制茶。
②最喜明前茶,绿琉璃般。
③感觉是刚用一管雪白羊毫蘸绿墨写就的一首七言绝句,或是一绝世青衣①水袖轻扬的一支惊鸿舞。
④是用来吟诵,聆听,闻香,赏色,唯独不是用来喝的。谁能舍得喝下那样醉人,那般销魂的赏心悦目的一抔绿呢?
⑤午后,暖阳下,或者微雨中,明窗前,就着或远或近的青山、茶园,与一盏明前茶拱手对坐,仿佛每一寸时光都是葱绿的,澄澈的。
⑥春天似一列轰隆而至的火车,在一缕袅娜的茶香前戛然而止,慵懒地盘桓数日后,将各种新调制的颜色,沿着车辙,湮染了道路两旁的田野,又漫上了缓坡和山岗。
⑦而明前茶,就如春天的第一个邮差,把江南小村某一座茶山上某一棵茶树的一枚念想,带去了远方。那芽尖在一杯沸腾的水中缓释而出的绿,是母亲的倾诉,是父亲的慰藉,是友人的问候,反正都是这春天第一拨席卷而至的惦记。
⑧偷得片刻闲,就着几块手工花生酥,小口小口地抿饮春日良辰,三水过后,茶汤渐淡,却感觉每一根骨头每一个毛孔都透着浅浅的水绿,且有了微微荡漾的醉意。才知道,茶也是会醉人的。
⑨每年,妈妈都会在清明前亲手采一些刚破梗而出的嫩茶,它们被放在竹编的篓子、篮子或匾上“摊青”,平复离枝的心绪,或安置好我们看不见的刚置办下的春天的细软。然后,进入“杀青”模式,在爸爸的手和铁锅、柴火的成全下,新茶把青葱翠绿的颜色和草本的香封存在了扁扁、干干的小茶叶片内。出锅,散了余热,封了牛皮纸茶叶袋,在放了生石灰的缸里窖藏“收灰”,给新茶去火,脱水。这制茶的过程,是一项劳作,也是一个仪式,那茶叶经了手工的反复翻炒、揉捻,茶香自指尖弥生,丝缕相缠,直至满屋缭绕,春天也在那一刻渐入佳境。
⑩爸妈手制明前茶的味道,是真正的小村的味道。哪怕是出自最好的乾隆御批的那几棵茶树王的明前茶,也是不能比,不舍得换的。如同家里的土鸡蛋,自种的水果蔬菜,自酿的酒,对我而言,都是这世上最好的养心美食和补心良药。
⑪春茶的茶事短则十数天,长则二十几天,茶人们摘茶制茶一天不得闲,沾多了茶浆的采茶的手会发黑开裂,沾多了炒茶铁锅的手会灼伤起泡,但那样的辛苦是他们一年所盼,越是忙,就意味着当年茶叶的收成越好。越是累,茶人们就越开心。
⑫每一朵明前茶里,都倚坐着一个醺然的春天。
(选自《天津日报》,有删改)
注释:①绝世青衣:戏曲中旦角的一种,扮演中青年妇女,因穿青衫而得名。
A.文章开头点明主题,采用隽永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如诗如画。
B.第⑤段“仿佛每一寸时光都是葱绿的,澄澈的”一句是实写,写出了午后品茶的惬意。
C.第⑧段写作者细细品茶,有了微微醉意,醉在了春日的美景和春茶里。
D.第⑪段中描写茶人们摘茶制茶,与父母制茶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茶人们的辛酸劳累。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写景叙事,抒发感悟,感情真挚。
春天似一列轰隆而至的火车,在一缕袅娜的茶香前戛然而止,慵懒地盘桓数日后,将各种新调制的颜色,沿着车辙,湮染了道路两旁的田野,又漫上了缓坡和山岗。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