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进行“碳中和”的探究学习。
【查阅资料】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都以碳为基础。当今人们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封存、碳捕集、碳替代、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
探究一:碳封存。
将CO2注入油气层起到驱油作用,既提高油的采收率,又实现碳封存。
(1)用下图装置模拟油气田封存CO2.连接 A、B 装置,将 CO2从{#blank#}1{#/blank#}端(填“a”或“b”) 通入装有油的广口瓶中封存,油被压入烧杯中。
![](http://tikupic.21cnjy.com/ct20241o/e1/a1/e1a14a8cd5f669838acc9f1d4f47aaf1.png)
探究二:碳捕集。
小组同学探究酸、碱和盐的性质及CO2的捕集。
【设计与实验】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如图所示,关闭K1、K2、K3。
![](http://tikupic.21cnjy.com/ct20241o/df/17/df17c544d58c8d73630d3c0b5e0bc07e.png)
打开K1 , 向装满CO2的烧瓶C中注入50 mL NaOH溶液,再关闭K1;打开 K2 , 观察到D中部分液体进入C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关闭K2。
【实验结论】CO2能与NaOH反应。
【交流与讨论】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结论的证据不足,理由是{#blank#}2{#/blank#}。
(3)在甲同学实验后,乙同学取C中物质进行了补充实验,经分析判断,证明了CO2能与NaOH反应。则乙同学的方案是{#blank#}3{#/blank#}(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4)用NaOH 溶液“捕集CO2”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4{#/blank#}。
【实验拓展】
(5)打开K3 , 观察到E中稀盐酸进入D中,溶液变为无色。
①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5{#/blank#}。
②为确定E中稀盐酸进入D中反应后的溶质成分(酚酞除外),下列药品可选用的有{#blank#}6{#/blank#}(填字母序号)。
a.石蕊溶液 b.CuSO4溶液 c.AgNO3溶液 d.Fe2O3固体
探究三:碳循环。
利用 CO2与H2反应,产生有应用价值的液体有机物,属于碳中和技术。
(6)利用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7{#/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