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95后”泉州姑娘陈墨用300多片玻璃制作成晶莹剔透的玻璃“簪花围”,让玻璃工艺和簪花文化碰撞出新意。这则玻璃“簪花围”的视频在各平台播放量达350万,点赞数超35万。

材料二

近日,福田区一中学开设英歌舞课程,广受学生欢迎。据悉,该校聘请了英歌舞教练进校悉心教导学生槌法、身法、舞法,让学生与非遗文化亲密接触。近年来,深圳不少学校大力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在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课程。

材料三

2024年4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账号向全球推介了河南卫视“2024清明奇妙游”的《中华战舞》节目:“中国广东的英歌舞是一种传统表演,它崇尚祖先的智慧,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正直和坚强的价值观。”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不超过15字)
(2)、综合以上探究过程,阐述你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段,完成小题。

“向未来”项目小组开展“人类科技•人工智能”综合性学习活动,整理了四份材料。

材料一:

①人工智能(英语缩写为AI),亦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由约翰•麦卡锡在1956年提出来的,人工智能就是要让机器的行为看起来像是人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这个定义后来又扩展为机器“像人一样理性地思考和行动”。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是建构能够跟人类类似甚至超越人类的推理、认知、规划、学习、交流、感知、移物、使用工具和操控机械等的能力。

②如今,人工智能早已渗透到各个产业中,为不同岗位的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比如新闻阅读软件智能化的推送功能,还有自动驾驶技术等等。

(节选自360百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有改动)

材料二:

①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新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使用了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也就是GPT—3.5架构。这是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模型,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尤其是它会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型,这些语料库包含了真实世界中的对话,使得ChatGPT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的能力,做到与真正人类几乎无异地聊天、交流。ChatGPT不单是聊天机器人,还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②ChatGPT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是引入新技术RLHF,即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解决了生成模型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让人工智能模型的产出和人类的常识、认知、需求、价值观保持一致,能够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提高内容生产效率与丰富度,提升用户体验。

(节选自《百度百科•ChatGPT:OpenAI发布的聊天机器人模型》)

材料三:

①“华为盘古”是华为全新一代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是“盘古大模型”家族的新成员,能够与人对话互动,回答问题,协助创作,高效便捷地帮助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和灵感。“华为盘古”大模型基于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和知识增强大模型,持续从海量数据和大规模知识中融合学习,具备知识增强、检索增强和对话增强的技术特色。

②华为云CEO张平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为盘古”没时间聊天,如果一个大模型不能解决行业问题,参数再多也没意义。2023年5月9日,在“华为盘古”技术交流会上,华为相关负责人提到,截至目前,已经有20万企业申请加入“华为盘古”内测,覆盖政务、金融、媒体、电商零售等行业。其中,内容创作、智能客服、办公提效为各行业通用的高频需求场景。

③在2023AI+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华为盘古”展示了在不同使用场景中的多项能力:能根据对话问题将名著《红楼梦》的核心内容进行概括;根据客户要求,准确完成给公司起名和写新闻稿的任务;能理解“鸡兔同笼”数学题的题意,并按照正确的步骤,算出正确答案;能准确解释成语“画蛇添足”的含义;能生成四川话等方言语音……

④AI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至少1.18亿人的岗位被机器人取代,其中700万~1200万人需要转换职业,特别是传统行业、传统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大规模替代。而“华为盘古”的出现,让很多重复性、机械性、结构性、强规律性的工作岌岌可危。随着机器数据采集量越来越大,计算整合能力越来越强,“华为盘古”在未来还会拓展到医疗、法律、体育、编程、电商营销、虚拟人表演、陪护老幼人群等具体生活应用场景中。

(节选自华为官网,有删改)

材料四:

作为人类能力的延伸,更加先进、智能化的机器在解放人类生产力的同时,势必对人类生存资源、空间造成挤压。在科幻电影《我,机器人》中,智能机器人随处可见,替代了人类部分职业,甚至国家、城市的防卫系统也由人工智能设计、操控。而《银翼杀手2049》和《她》中,人工智能不仅为人类生活提供方便,更从精神层面影响着人的存在状态。人类对机器各个层面上的依赖,对于人类自身的存在状态与生命延续,都可能产生某种潜在的威胁。

(节选自《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伦理困境及其反思》)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