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江津区16校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阅读下列经典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僵劲不能动  疑质理 

白玉之环  媵人持沃灌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如将先达教学的严厉与我的态度对比,突出“我”学习的勤奋和专心。 B、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一篇赠序,其目的在于体现作者虚心求学、诲人不倦、教导后辈的可贵品质。 C、本文作者通过现身说法将亲身感受和经历结合,详写自己借书求师之难、奔走之苦,勉励读书人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情意恳切,语重心长。 D、本文善用环境描写烘托,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出了学馆条件之差,反衬了“我”学习的刻苦。
(4)、请仔细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得出你认为影响学习成效的两个因素并进行分析。

【链接材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暗疏:默写。

举一反三
阅读

《陶庵梦忆》二则张岱

(甲)金山夜戏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日晡,至北固,般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①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臭。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余呼小仆携戏具,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菥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②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晴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乙)彭天锡串戏(有改)

彭天锡③串戏④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木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一肚皮磥砢⑤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

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

好茶, 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

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注释】①噀(xùn) 把含在嘴里的液体喷出来。②摋(sà)按揉。③彭天锡:明末业余戏曲演员,江苏金坛人,擅演净、丑戏。④串戏:客串演戏。⑤磥砢(lěiluō)众多的样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