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鹰潭市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飞翔和变形
余华
①文学作品中的“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当我们考察想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时,必须面对另外一种能力,即洞察的能力。只有当想象力和洞察力完美结合时,文学中的想象才真正出现,否则就是瞎想、空想和胡思乱想。
②第一个话题飞翔,也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何飞翔?马尔克斯在创作《百年孤独》时遇到一个难题,就是俏姑娘雷梅苔丝如何飞到天上去。对于伟大的作家来说,雷梅苔丝飞到天上去既不是虚幻也不是瞎编,而是文学中的想象,是值得信任的叙述,因此每一个想象都需要寻找到一个现实的依据。马尔克斯需要让他的想象与现实签订一份协议,马尔克斯一连几天都不知道如何让雷梅苔丝飞到天上去,他找不到协议。由于雷梅苔丝上不了天空,马尔克斯几天写不出一个字,然后在某一天的下午,他离开自己的打字机,来到后院,当时家里的女佣正在后院里晾床单,风很大,床单斜着向上飘起,女佣一边晾着床单一边喊叫着说床单快飞到天上去了。马尔克斯立刻获得了灵感,他找到了雷梅苔丝飞翔时的现实依据,他回到书房,回到打字机前,雷梅苔丝坐着床单飞上了天。
③我想,马尔克斯笔下《百年孤独》的床单与《一千零一夜》里的阿拉伯飞毯是异曲同工,而且各有归属。神奇的飞毯更像是神话中的表达,而雷梅苔丝坐在床单上飞翔,则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④《搜神记》里的神仙在下雨的时候,从天上下来;刮风的时候,又从地上回到了天上。利用下雨和刮风这样两个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神仙的上天下地,既有了现实生活的依据,也有了神仙出入时有别于世上常人的潇洒和气势。就像希腊神话和传说中,当宙斯对人间充满愤怒时,“他正想用闪电鞭挞整个大地”,将闪电比喻成鞭子,十分符合宙斯的身份,如果是用普通的鞭子,就不是宙斯了,充其量是一个生气的马车夫。《搜神记》里的这个例子,可以说是想象力和洞察力的完美结合。
⑤第二个话题是文学如何叙述变形。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和二郎神大战时不断变换自己的形象,而且都有一个动作一一摇身一变,身体摇晃一下,就变成了动物。这个动作十分重要,既表达了变的过程,也表达了变的合理。如果变形时没有身体摇晃的动作,直接就变过去了,这样的变形就会显得唐突和缺乏可信。
⑥孙悟空依次变成麻雀、大鹚、小鱼、水蛇,二郎神立刻相应变成饿鹰、海鹤、鱼鹰。灰鹤,直到孙悟空急忙变成花鸨,这时候草根和贵族的区别出来了,身为贵族阶层的二郎神看见草根阶层的孙悟空变得如此低微,不愿再跟着变换形象,于是现出自己的原身,取出弹弓,拽满了,一个弹子将孙悟空打了一个滚。
⑦在这个章节的叙述里,无论孙悟空和二郎神各自变成了什么,吴承恩都是故意让他们露出破绽,从而让对方一眼识破。孙悟空被二郎神一个弹子打得滚下了山崖,伏在地上变成了一座土地庙,张开的嘴巴像是庙门,牙齿变成门扇,舌头变成菩萨,眼睛变成窗棂,可是尾巴不好处理,只好匆匆变成一根旗杆,竖在后面。没有庙宇后面竖立旗杆的,这又是一个破绽。
⑧孙悟空和二郎神变成动物后出现的破绽,一方面可以让故事顺利发展,正是变形后不断出现的破绽,才能让二者之间的激战不断持续;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文学叙述里的一个准则,或者说是文学想象的一个准则,那就是洞察力的重要性。通过文学想象叙述出来的变形,总是让变形的和原本的之间存在着差异,这差异就是想象力留给洞察力的空间。这个由想象留出来的空间通常十分微小,而且瞬间即逝,只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去捕捉。
⑨阅读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是神话和传说的叙述,还是超现实和荒诞的叙述,文学的想象在叙述变形时留出来的差异,经常是故事的重要线索,在这个差异里诞生出下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而且这下一个情节仍然会留出差异的空间,继续去诞生新的隐藏着差异的情节,直到故事结尾的来临。“飞翔和变形”,都是大幅度地表达了文学的想象力,或者说都是将现实生活的不可能和不合情理,变成了文学作品中的可能与合情合理。
(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初二以来,很多同学感受到课业的繁重,觉得自己像钟摆一样在课堂和作业间来回摆动。但有些同学却能保质保量完成作业,还能挤出时间复习、运动、阅读课外书。为什么差别会那么大呢?你将加入特别调查组,以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究其背后原因,并查阅相关资料,给出建议。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管理的第一步是摒除干扰,我们周围的众多干扰因素一手机,电脑零食,杂志,嘈杂的学习环境......都是“时间杀手”。试想,一个被这些干扰因素困住的学生,怎么会有意愿进行时间管理呢?
然后,我们要养成记录的习惯。记录是时间管理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步。中学生应提前至少三天的时间来记录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及时读取手表时刻,如实记录自己花在每一个板块上的时间,认清自己在时间安排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方案。
当你能够专注地坐在没有干扰的书桌前,认真研究之前的时间记录情况,你就可以开始进行时间规划了。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时间表,合理安排各科的学习时间与任务。
我们应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尽量完成预定的任务。但这毕竟是理想状态,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为意外事件留时间。有了时间表之后,就应该执行并继续记录,及时反思并调整时间规划,使你的时间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改编自知乎《中学生必备的时间管理公式》)
很多人认为时间管理是一味地填满时间,增加完成的事件数。但是,事情有轻重缓急,好的时间管理一定直指于目标。目标又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重要但不紧急,要计划着每天做一点;短期目标重要且紧急,要立即花大量时间去做。运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对要做的事情进行分类,再制定计划,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从来不会认为十分钟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
很多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管理碎片时间。碎片时间是指整块学习生活的时间之外的零碎时间段,对中学生而言,上下学途中、课间、饭后、晚上睡觉前等小块时间都属于此范畴。
以下是碎片时间的利用方法:
1用听的方式学习。在洗漱、穿衣服、上下学的过程中,你可以听英语听力、新闻或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
2随身携带便利贴记录。在等候接水或排队就餐的时候,你可能会观察到生活里的一些现象,从而产生一闪而过的灵感,把它们记录在便利贴里,这些小小的点子或许会启发你的学习,完善你的认知。
3避开高峰期,获取更多碎片时间。避开餐厅吃饭的高峰期,可以节约午餐花费的时间;避开交通高峰期,可以避免堵车造成的时间浪费。
4合理安排碎片知识的学习。碎片时间适合学习碎片知识,适合对可以切分的知识进行重温、消化、巩固、补充。
(改编自易家说说《25个碎片时间管理法》)
材料三:
目标 | 时间 | 安排 |
长期目标: 1在一个月后的考试中,提高数学学科|的计算能力。 2继续提高体能,为体考做好准备。 短期目标: 在本周四的语文定时练习中,做到默写部分不扣分。 | 早读后的课间 | 去数学老师处答疑 |
第一节课间 | 做数学计算题 | |
第二节课问 | 做数学计算题 | |
第三节课间 | 背诵语文默写范围 | |
第四节课间 | 放松 | |
午休时间 | 背诵物理化学公式 | |
第六节课间 | 背诵历史政治题单 | |
第七节课间 | 放松 | |
晚饭后 | 做数学计算题 | |
晚自习 | 做完各科作业,剩余时间做数学计算题 | |
入睡前 | 背英语单词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