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名师面对面】浙江新中考语文第一类散文阅读考点讲解考点三把握写法

题型2:叙述人称(视角)

(2023 广东)选文中的“我”是个孩子,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文学性文本阅读,完成各题。

又“训”了父亲一顿

①结束晨练准备洗澡,父亲来电话:“搭了个顺风车到银行来办点事,是不是还得戴口罩?走得急忘戴了。”末了,还怯怯地“呵呵”一声,像在掩饰他的“过失”。

②距银行开门还有两小时,我只得又穿戴整齐,骑车到城西接他。矮小瘦弱的父亲躲在空阔的街角,瑟缩着,双眼盯着我来的方向。看到他的窘态,我生气了:“来这么早,也不提前打电话?不知道疫情吃紧呀,还往县城跑?我帮你办不行啊?添乱!”

③父亲不敢看我,瞅着稀疏的行人、车辆,喃喃道:“村里你大叔工地赶早,我就搭他摩托来了,你工作忙,没打电话麻烦你;医保卡改密码,必须本人,得来呀!”我自觉言重了:“来了就回家吧,吃早饭。”父亲慌了神:“不不不,不饿,办完就回,这一身土两脚泥。”我又“生气”了:“我家不是你家呀!”父亲慢慢站起,塌着腰,右手紧握着提兜,左手扶着车座,右腿迈了三次,坐了上来;左手又紧紧抓住了我的衣襟。

④搓了几搓鞋底,父亲进了电梯;又搓了几搓鞋底,进了家门。我嗔怪:“哎呀,不用搓啦!”父亲只顾搓,不理我。妻子已把饭盛好,父亲在厨房小心翼翼地放下提兜,慢慢提出一塑料袋鸡蛋,说:“还不赖,没打碎!”这一路颠簸,父亲得多操心呀,我的气又来了:“说过多少回了,你和娘别舍不得吃,再说,坐摩托车抱着鸡蛋,多累多危险!”父亲又呵呵道:“这不是没事嘛!”我吼道:“有事就晚了!”

⑤盛了满满一碗面条,加一个荷包蛋、两根油条,父亲吃了个精光;又加了一碗,我逗他:“必须吃完啊!”父亲顺从地“嗯”了一声。

⑥饭后,父亲坐在偌大的沙发里,更显小,且只坐了个沿儿,双手局促地在腿上、沙发上搭来搭去。我递给他一杯温开水,他的手才放定。问我娘,问庄稼,问乡亲,问树,问鸡。我问啥,父亲应啥。原来那个事事由他拿主意的一家之主哪去了?那个问学习,问交友,问婚姻,问工作,连珠炮般他问我答、说啥是啥的严父哪去了?

⑦父亲倒是慢慢轻松下来,说着家里村里的情况,可怎么感觉都像是在向我汇报,没有丝毫他年轻时、中年时面对我的厉声厉色。反而,我却时不时地厉声厉色起来。

⑧父亲又说,那天花十块钱找人捎着买了张小渔网,从大河里捞了些小鱼,收拾干净,冻在冰箱里,等我回家炸着吃。我更急了:“大河水急,你不小心侧歪到河里咋办?即便你心里有准儿,可身体没准儿了呀,不能冒险!”父亲弱弱地说:“老张头儿比我大一岁,还……”“那也不行!”“哦。”

⑨越聊越“有气”,怎么觉得父亲做啥都不对呢?此刻坐在沙发里的父亲怎么那么像被他训得贴墙站的儿时的我?父亲真的老了,真的变小了,小到被他老儿子训得唯唯诺诺,毫无主张。恍惚间,父亲成了“儿子”,我成了“父亲”。

⑩每一次忍不住“训”了父亲,我也很自责。听母亲说,父亲从小没了爹娘,营养跟不上,长得很瘦小;拉扯我们兄弟仨,下过煤窑,下过包工队,土里刨食,吃过许许多多苦……父亲又谈何容易?

⑪我偷偷瞟了一眼父亲,还坐在沙发沿儿上,端着水杯,两眼瞅瞅窗外,瞅瞅洗手间的方向……眼前腾起一团雾,我迅速打开水龙头猛洗脸。完毕,拿出崭新的口罩,拉父亲起来,给他戴好,又塞了一包到提兜。出门,上街,领他办业务,买东西,送他回家。其间,又“训”他过马路一定跟紧我,一定抄好密码,有事一定跟我说……

⑫中午有个应酬,我打电话给妻子。女儿接过电话,劈头一句:“不准喝酒,你酒精过敏不知道吗?”我“呵呵”一声:“知道了。”听到女儿那边和她妈说:“放心,我又训了我爸一顿……”

(文/张金刚,选自《桂林日报》2021年1月,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

青城山小记

①青城山的记忆,是清新的。

②一进入都江堰,这里湿润的空气、洁净的街道、道路两旁葱茏的树、盛开的五颜六色的花,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③其实,青城山并不高,但它的清纯与朝气,却像情窦初开的少女,有些娇羞而又有些热情地欢迎着你。

④也许已经到了初冬时节,通往青城山门的道路右侧,高大的银杏树上,缀满了金黄的叶片,也有随着山谷里的风吹下来的,地面的草丛上,一片金灿灿的。

⑤“青城天下幽”,名不虚传。青城之幽确实是别的山无法比拟的。这里的树太多,林太密,谷太深,草太厚。植被保存之完好,绿色覆盖率之高估计都在全国名山中有一号!沿着木栈道,可以看到山溪潺潺,而密林里,鸟儿啾啾地叫着,偶尔,还能听到雨露滴下来的声音。

⑥月城湖,应该是青城山的装饰。一座秀美的山,是离不开水的。月城湖并不大,但湖水却深不可测。而抬眼望去,除了游船,就是对面有些古朴、但错落有致的建筑。它们像飘在云里、雾里,让人有海市蜃楼的感觉。

⑦坐着游船过去,就是青城山门了。

⑧拾阶而上,你会发现这里的石阶都是青石做成的,它们虽然大小不一,却都有自己的脉络与纹路。也许登山的人太多了,很多石阶被磨得有了圆圆的凹槽。由此,你可以看出这座山的历史。

⑨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青城山是一座有故事的山。黄帝曾在此筑坛拜师。东汉时,一个名叫张陵的人,在写完二十四道书两年后,到达青城山,在此结庐传道,创立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让青城山成为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⑩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的半坡上。宫门“上清宫”三字,为蒋介石所写。它始建于西晋,现存建筑是清朝同治年间所建。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及《道德经》五千言木刻,并有麻姑池、鸳鸯井等遗迹。

⑪在继续登峰的路上,云雾愈发大了起来。不知是蒙蒙细雨,还是雾气凝结所致,石板路上湿漉漉的,有些雾岚就悬浮在半山腰和树林中,而摸摸头发,不知何时,已经沾湿。

⑫老君阁,就在高台山峰顶,海拔1260米。最早,这里建有“呼应亭”,即站在此峰,“登高一呼,众山皆应”。而向山下眺望,层峦叠嶂隐约在薄雾里。柳松、枫树、塔松等,露出云端,犹如雾凇,此时此景,恰似人间仙境。这也是青城山被称为仙山的原因之一吧。

⑬青城山是一座天然的氧吧。站在山顶,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让人顿有神清气爽之感。

⑭下山时,我放慢脚步,再一次细细地感受着青城山的神秘与清幽。我喜欢爬山,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次攀登;我喜欢游览,我把生命当做一场旅行;我喜欢结伴而行,那是一次次携手与交流;我亦喜欢去做单身客,在未知的旅程中,义无反顾地勇敢前行。

⑮我珍惜每一次攀援时的山岚伴随,亦留意下山时的起起落落。在每一次旅程中,我一次次充实着生命里美妙的时刻。

阅读曹丽琴《野菊花》,回答问题。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咏菊,把菊花人格化成高洁的象征。然而千秋万代,屈原、陶潜,包括清规戒律的僧道,却又有谁能以野性的勇敢与进取,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有谁又能以挺立的姿态,叩响大自然的门扉?有谁又能以不羁的野性,唱响金秋的旋律?

⑥野菊花!这野性的精灵!这野性的勇敢和进取!想当初,这野性的种子,也许是被鸟雀衔来,或是随风抛撒,或是草木移植,或是泥土带动,初来这里,面对贫瘠不毛的土地,她以坚定的信念和无比的毅力,独辟蹊径,抗争不止,终于在这片山野上,她神圣地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她才能骄傲地举着她那灿烂的黄金旗帜。

⑦随着西风劲吹,山野上的野菊花凋谢了,但她的枯干枝叶,依旧香溢四野,久久地熏醉着秋风与秋雨。她虽然化作泥土,但催生了簇簇新菊,而且更绚丽,更茂盛,更芬芳,在溶溶秋光中,向着更新的境界,开拓着生命的里程。

⑧野菊花!这野性的美的精灵!

在尘世久了,人心就难免会蒙上厚厚的尘埃。此时,不妨到山林里走一走。

在山林间穿行

汪宸国

①早晨的山林静悄悄,只有露珠在晨曦中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此时,从山林的深处传来一声小鸟的鸣叫声,紧接着,前后左右的鸟鸣声也跟着响了起来。瞬间,山林从一夜的睡梦中苏醒过来,林中顿时变得热闹了。

②据说,地球上最早的鸟儿出现在晚侏罗纪时期,距今已有一亿五千万年。一八六一年,考古学家在德国南部发现了第一个鸟化石,将它命名为始祖鸟。传说在始祖鸟出现之前,世界一片沉寂。就在这寂静无声的某一天,这只始祖鸟张开喉咙对着蓝天“啊——”了一声,竞奇妙地产生了声音。而且,这一声在林间往复回响。A.于是,沉默的山川迎来呼啸的山风,流淌的河流奔腾起震耳的激流,无边的森林回荡着兽的欢唱,辽阔的大海掀起滔天的巨浪。

③贝斯顿在《追远的房屋里》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想知道这成千上万的鸟儿在哪里过夜?”其实,我在童年时代也有过这样的好奇。

④年幼的我在阅读童话时,鸟儿在巢中叽叽喳喳的生活场景令我心生无限的好奇和憧憬。后来,终于在某一个夜晚,我跟在几个大孩子的屁股后面,借助加长的手电筒去山林寻找鸟儿的房屋。那天晚上,我们没有找到一个鸟巢,却看到很多的鸟儿站立在树枝上睡觉。当手电筒的光束照上去时,笼罩在强光下的鸟儿们一只只呆若木鸡、一动不动。B.一个大孩子用弹弓射下了好几只儿后,其它的儿依然站在树枝上纹丝不动,好像根木不知道身边的伙伴已经害。

⑤时至今日,每每想起此事,我依然深感愧疚。

⑥在山涧的一个隐秘之处,我偶然看见一朵小花。这是一朵色泽艳丽的小花,独自在春风里微微地摇曳着。

⑦就在我为这朵小花喑暗惋惜之时,顾城的一首诗浮现出来:“一个小虫子,拉着它的琴,在一个很小的土洞里,不是为了赢得观众,只是因为热爱。”

⑧是啊,这朵小花开在如此偏僻的角落里,并不是为了威得关注和喝彩,只是因为热爱,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⑨植物知识的贫乏令我无法叫出那朵小花的名字。可是,当我刚刚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遗憾时,我的耳边又响起这样的诗句:花儿是无我的,它们并不在乎自己叫什么名字,它们只是在乎能否按照自己的心意盛开。

①看到这棵古银杏树的第一眼,我就不禁肃然起敬,在心里发出一声惊叹:啊,好大一棵树!

①这是一棵迄今为止我见过的最古老、最美丽的银杏树。由于它的高大,我必须站在远处仰望,才能看清它挺拔的身姿。它浓密的树冠犹如一把撑开的巨伞,遮蔽着足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土地。因为古老,这棵银杏树已是独木成林。走近古银杏树的身边,我发现它的主干要七八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起来。树干笔直,到了十几米的高处才开始向四处分权。最令人称奇的是在古银杏树主干的不远处,还从地下冒出了几棵银杏树,这些树的树干也得两三个成年人才能合。

作家周涛曾《森林》一文中发出感叹;“让那些大都市里密密麻麻的人们在这些巨树下站一会儿,哪怕只有十分钟或二十分钟,就像对待宗教那样虔诚 , 那么即使最傲慢、最愚蠢的人,也会立马明白,自己不过是只蚂蚁。”

③与蚂蚁相比,我们人类似乎是顶天立地的巨人。然而与眼前这棵古银杏树相比,与远处高耸的群山相比,我们不也是微小的蚂蚁吗?

①穿行在山林深处,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扬起头,张开双臂,深呼吸。植物的味道清新,沁人心脾。人真的不能跟植物相比,一比,就会自卑起来。我想可能是人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混沌不清的浊气与俗气。这样的气息特別伤害人的心灵。久而久之,人心就会蒙上厚厚的尘埃,变得越发容易产生怨气与怒气。因此,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到山林里走走,跟植物们亲密地站在一起,好好地待上一段时间,以便使自己这颗蒙尘的心灵渐渐苏醒、通透、空灵起来。

——选自《阳光》2022年第5期有删节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学习任务。

鹭鸟是大地的时钟

傅菲

2月,南方的旷野油青,桃花开始爆蕾。我等着惊蛰这个节气到来。惊蛰,带来了春雷,也带来了万里之遥的白鹭。

白鹭,是南方核心的写意符号之一。它们以人字的队形,掠过我们头顶,嘎嘎嘎,叫得我们驻足,仰望它们。A.白鹭是奔跑在空中的白马,是河边的翩翩少年。白鹭是梨花也是桃花。白鹭是青青禾苗,也是细细柳枝。

惊蛰后的第三天,第一批鹭鸟来了,呼呼呼,驱赶着惊雷,云一样盖过来。到了象山森林公园,鹭鸟便一直在森林上空盘旋,呱呱叫。

它们并不急于在树林里过夜,也不急于选择林地。它们在杉林上空盘旋,在林子里面来回飞,起起落落,在树上跳来跳去,拍打着翅膀,亮开嗓子叫。在象山森林公园飞了两天,鹭鸟最终确认,树林没有毁坏,林子里没有网。鹭鸟似乎在说:这片林子,和去年的林子一样,适合安居,食物丰富,生活平安。

来的第一批鸟,至少万只。它们找到了去年筑巢的树,那些树依然冲冠而上,蓬松婆娑,开杈的枝丫欣欣向荣。这里有它们的食物,有它们的天空,有它们的壮阔的湖滨。

最后一批来到象山森林公园的鹭鸟,在惊蛰之后的第六日。20万只鹭鸟,在近七平方公里的森林,安歇了下来。相较于数量庞大的鹭鸟群,森林面积不算大,甚至可说,它们是挤在一起的。但它们从不争夺营巢之地。各类鹭鸟选择不同的树林片区营巢,分片栖息。

B.白鹭站在田野里,扬起长颈轻啼,长长的脚支撑着雪团似的身子,像修道院里穿白袍的修士。白鹭的美,让人震撼。当白鹭突然出现在油青的旷野,会一下击中我们的内心——南方田园油画般的静穆和空灵。

白鹭也因此一直“飞”在我们的古典诗词里。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萧纲写过《采莲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莲蓬熟时,正是白鹭幼雏试飞的时候。莲塘多鱼虾多蜗牛,白鹭啄食,养肥身子,以便继续往东迁徙。

唐代诗人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却是另一番景象: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甲】桃花初开,鳜鱼产卵,南方细雨绵绵,正是白鹭初来西塞之时。在诗人眼里,白鹭不单单是美景,还是田园生活的积极写照。

宋代诗人丘葵写了一首《白鹭》:

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间身。

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

绿秧青草外,枯苇败荷滨。

口体犹相累,终朝觅细鳞。

丘葵成长于南宋末年,社会动荡,笃修朱子性理之学,而终生隐居,不求人知,长期避居海岛。【乙】____。

鹭鸟初到象山森林公园,雄鸟开始求偶。因为爱情,它们有了海潮般涌动的激情,如潮汐,在月下哗哗作响,浪奔浪涌。早晨,晚上,树梢上,湖滨,扑扇着翅膀跳舞。C.它的脚细长,翅膀张开,像涨满了风的船帆。雌鸟也跟着跳舞,浑身颤动,像初恋的少女。

鹭鸟求偶期一般是一个月,之后便是营巢、产卵、孵卵、育雏。育雏需要两个月,鸟爹鸟妈整日来回奔波,四处觅食。鹭鸟有“覆巢”的习性。巢期生活约一个月,小鹭鸟试飞了,鸟爹鸟妈把鸟巢掀翻,不让雏鸟窝在巢里。“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鹭鸟如人类智慧的父母一样,懂得生之艰难,为子女作长远打算:没有练就一双坚硬的翅膀,飞不了远途。

是的,鸟的生命在于飞翔,在于征服遥远的旅途。

秋分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八十度,开始昼短夜长。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不再打雷;天气变冷,小虫蛰居土穴;天气干燥,雨水变少。繁忙的秋种,已开始。虫惊,为惊蛰;虫蛰,为秋分。这是一个生命周期。万物轮回。在这一天,鹭鸟远飞,离开象山,在南粤短暂休憩,继而继续南飞,度过寒冷的冬天。

白鹭悉数离开南方。D.它们依时而来,依时而去,像大地转动的时钟。

(选自《鸟的盟约》有删节)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郊野的春天

李少英

钱锺书先生说“春天是该镶嵌在框子里看的”,赏春,是需要寻找一个恰到好处的地方的。我以为,感受春天,一定是要到野外去。品尝春天,一定是要到郊野去。郊野的春天,是天然、野性、自在的。

于是,在这个草长莺飞、春意盎然的暮春时节,约上三二好友,开上摩托车,乘着和煦的春风,向远郊飞奔而去。小镇的车水马龙慢慢远离,小镇的繁华热闹渐渐消失,周遭的一切变得简单而宁静,此刻,工作的琐碎繁杂,世事的纷繁复杂,生活的烦恼忧愁,都一一抛离,满脑子尽是明媚春光。到了到了,放眼郊野,春风过处,花野芬芳,目光所及,草木葳蕤。此刻,心是纯粹的,单一的,有如情窦初开的女子,只想和春天来个亲密约会。

没有山,但一定要有水。一江春水,那是春天的使者,带来春的讯息。“春江水暖鸭先知”,鸭们是幸福的,在一江澄绿的春水里,感受春的温暖。行走在韩江护堤路上,两岸风景如画,水草丰茂,竹林青翠,江水澄绿。江中沙洲,在阳光下闪烁着细微的光芒,在江水的滋润冲刷下,有着柔和的线条。

没有成片的花海,但一定有天然的野花。护堤路上,长势最好的是五色梅。那是一种在乡野中最易生长的野花,在乡村田野随处可见。因为其味道特殊,被人们称为“狗屎花”。

护堤路旁,总能撞见一大蓬一大蓬的色彩艳丽的五色梅。在满眼绿色的堤坡上,五色梅的盛放,如此明艳,如此张扬,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红、黄、紫的小花簇拥着形成一朵大花,没有种花能有如此丰富的色彩,没有种花能有如此明艳的颜色,没有种花在乡野中可以开得如此热烈。行走在护堤路上,风轻,草绿,花艳,此刻,那一定是一个最自由的人,心和此刻的野花一样,野性,自然,并散发着天然的芬芳。

拐进一片沙洲田园,那是另一番新天地。一畦畦碧绿的蔬菜,在阳光下长得正好。白菜、油菜、韭菜……青翠欲滴,小葱、芹菜、芫荽……喜眉笑眼,西红柿、豆荚子,红的红、绿的绿,散发着丰收的喜悦。各色野花野草也趁着春风春雨见缝插针地自在生长。此时,我的眼前一亮,在菜园里,居然还有格桑花。在蔬菜的空隙间,明艳艳地绽放着无数朵美丽的格桑花。用“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一朵朵格桑花在春风中舞动着美丽的身姿,在一片绿色的菜园中显得如此美丽,如此娇艳。我料想这块菜园地的主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在略显单调的视野里,让朵朵花儿亮丽着,芬芳着。近处,几株高大的向日葵正向着太阳的方向绽放它的笑脸,黄灿灿的、沉甸甸的。远处的一小块菜地上,一小片的油菜花也正热烈盛放。细碎的金黄、燃烧的激情、馥郁的芳香,正在告诉我春天的力量。

走过一片高大翠绿的香蕉园,迎面而来是几树桃花。一朵朵桃花悄然绽放,浅浅淡淡的粉红,红红火火的桃红,一抹一抹,像轻染上去的云烟。近看,朵朵让人心动,枝枝让人喜悦。赶紧拿出相机,一阵狂拍。此刻,少不了一张“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照。在一树一树的桃花面前,没有人会抵挡得了它们的热情,没有人会拒绝它的芬芳。就连近旁略为粗陋的草棚,也被映衬得秀气无比,眉目生动。

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片郊野,韩江畔村落旁,一株株高大木棉矗立着,朵朵红木棉热烈灿烂,似燃烧的火焰,有着青春的激情。郊野的春天,就是如此天然野性,自在安然。大自然在这里,用它的丹青妙笔,将成桶成桶的颜料,花花绿绿泼下来,染得满田满坡尽带春色,将郊野的春天调配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选自《潮州日报》2019年3月19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