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卷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三: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战国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①在地方设立县 ②发明文字 ③统一度量衡 ④承认土地私有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他们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请回答: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老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一)歉疑(疑惑不明)者,皆明壹(一)之。
——始皇诏方升(铭文刻于外壁一侧)藏于上海博物馆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