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老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一)歉疑(疑惑不明)者,皆明壹(一)之。
——始皇诏方升(铭文刻于外壁一侧)藏于上海博物馆
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个新的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在新时期的一种必然要求。未来的发展,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创新来作为第一推动力,因为中国必须要从过去粗放式、高速增长的阶段,过渡到创新发展的阶段。所以,创新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这种创新不仅仅涉及到技术创新,还涉及到大量的制度创新、思想创新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转》
材料三:
材料一: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对政治制度进行了创新,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隋唐时期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骄傲自大的心态之下,在处理对外关系中进行了“逆向创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