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理解

【甲】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乙】什么是物候学(节选)

竺可桢宛敏渭

物候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温、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物候学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来往生育,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和它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记录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等,不仅反映当时的天气,而且反映过去一个时期内天气的积累。如1962年初春,北京天气比往年冷一点,山桃、杏树、紫丁香都延迟开花。从物候的记录可以知季节的早晚。所以物候学也称为生物气候学。

在我国,最早的物候记载,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一篇里:“四月秀葽(yāo),五月鸣蜩(tiáo)"(四月里葽草开了花,五月里蝉振膜发声)又如,“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等等,那完全是老农经验的记载。到春秋时代,已经有了每逢节气的日子记录物候和天气的传统,而且已经知道燕子在春风前后飞来,在秋分前后离去。

物候学直到如今还是靠人的两目所能见到和两耳所能听到的作记载,这还能起什么作用呢?我们知道,物候这门知识,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而产生的,在今天对于农业生产还有很大作用。它依据的是比仪器复杂得多的生物。1962年北京的山桃、杏树、紫丁香和五一节前后开花的洋槐的花期都延迟了,比1961年迟了10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我们只要知道物候,就会知道这年北京农业季节是推迟了,农事也就应该相应地推迟,可是1962年北京地区部分农村,在春初种花生等作物时,仍旧照前两年的日期进行,结果受了低温的损害。若能注意当年物候延迟的情况,预先布置,就不会遭受损失了。

物候的数据是从活的生物身上来的,用来指导农事活动就很直接,而且方法简单,农民很易接受。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注释】①选自《物候学》有删改。

(1)、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对物候知识的介绍,选出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物候”现象的一项是(   )
A、百花盛开 B、蟒蛇冬眠 C、天降暴雨 D、蜜蜂采蜜
(2)、甲文是一篇逻辑严密的事理说明文,选段按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引出物候和物候学。请根据提示,将行文思路补充完整。
(3)、两篇选文都列举了北京1962年花期与前后一年对比情况的物候记录,你认为列举这一记录的目的是什么?
(4)、在“探究语言”环节,晓丽和洋洋就甲、乙选文的两段文字特点各抒己见,请你结合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将他们两人的理由补充完整。

A语段: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B语段:物候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温、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以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晓丽:我喜欢A语段,因为①

洋洋:我喜欢B语段,因为②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云计算

钟华

    ①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云计算被视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核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②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很多人觉得数据只有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才最安全,其实不然。你的电脑可能会因为自己不小心而被损坏,或者被病毒攻击导致硬盘数据无法恢复,不法之徒则可能利用接触你电脑的机会窃取你的数据。据报道日本核能机构电脑因为感染病毒,导致大量数据外泄。反之,当你的文档保存在类似Google Docs的网络服务上,你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据中心来帮你保存数据,有全世界最专业的团队来帮你管理信息。

    ③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你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有一个你喜欢的浏览器,你要做的就是在浏览器中键入URL,然后尽情享受云计算带给你的

    无限乐趣。你可以在浏览器中直接编辑存储在“云”的另一端的文档,可以随时与朋友分享信息。因为在“云”的另一端,有专业人员帮你维护硬件,帮你安装和升级软件,帮你防范病毒和各类网络攻击,帮你做你以前在个人电脑上所做的一切。

    ④云计算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不同设备的数据同步方法种类繁多,操作复杂,要在这许多不同的设备之间保存和维护最新的一份联系人信息,你必须为此付出难以计数的时间和精力。这时,你使用云计算就会让一切变得简单。在云计算的网络应用模式中,数据只有一份,保存在“云”的另一端,你的所有电子设备只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份数据。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用任何一台电脑找到某个朋友的电子邮件地址,可以在任何一部手机上直接拨通朋友的电话号码。

    ⑤云计算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互联网精神的计算模型,云计算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从多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

    ①年底的网络售票高峰中,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票者“吐槽”:在较低画质下分辨橘子、橙子;鱿鱼、章鱼以及明星照片等,有一些确实难以分辨。对此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复杂的验证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

    ②要回答这个问题,必先弄明白何为验证码。

    ③验证码实际上是一种Web自动程序。它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名字——“全自动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图灵测试”,这是由机器来向操作者提问,从而鉴别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的一种测试。这种测试目前主要分四类:

    ④图形验证码:又叫主流验证码,开始只提供静态的图片,比较容易被某些软件识别;后来变成动态的验证码图片,使得识别器不容易讲识哪一个图层才是真正的验证码图片。这种验证码的防垃圾注入几乎可以达到100%,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验证码创新模式;同时它的动画效果可以多达百种,所以还可以增强网站页面的美观效果。而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验证码就属于这种类型。

    ⑤手机短信验证码:是通过发送验证码到手机,用以验证客户的真实性。大型网站尤其是购物网站,都提供这种功能,这就可以比较准确和安全地保证购物的安全性。

    ⑥手机语音验证码:验证码实现自动语音播报,同时短信也能发送到客户手机上,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有拨通失败的,系统还能自动重播,确保不漏摔任何一个,这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站用户收不到验证码的问题。

    ⑦视频验证码:是验证码中的新秀。这种由数字、字母和中文组合成的验证码嵌入到MP4等视频中,增大了破解难度。视频中的验证码字母、数字组合,字体的形状、大小、速度快慢,显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其安全度远远高于普通验证码,而且这种验证码使得用户不会感觉枯燥,同时又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使得用户更容易辨认。但目前这种验证码因技术难度太高,还没得到推广。

    ⑧大家弄明白了什么是验证码以及主要类型,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它的作用。

    ⑨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比方说若要进入一个页面,就必须通过验证,这时操作者就要依次输入数字、字母或者有时还要加上来自互联网文档中无法被计算机辨识、但用户可以肉眼识别的文字图像(就如12306图形验证码);而操作者只有通过了验证才可以顺利打开网页,否则不行。它在防恶破解密码、防论坛灌水、防刷票等方面的使用原理都是这样。

    ⑩就拿12306验证码来说,它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区分在页面上进行操作的是人还是自动化软件,从而可以有效阻止黄牛恶性囤票。而它的“进化史”其实也是一部不断与黄牛和抢票软件“斗智斗勇”的历史:从一开始的简单数字、字母、加减法,到闪烁变形字母、干扰线变形字母再到现在的图形验证。

    ⑪面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但无论如何,验证码仍然是各网站反黑客恶意操作之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系统,就如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片验证码一样,目前还是会继续使用下去的,直到被另一种全新的、功能更好的反黑客软件所取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跟我登上“雪龙2号”破冰船

①“雪龙2号”是一条以极地水域科学考察为首要任务,兼具极地考察站后勤物资运输能力的“绿色”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隶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于2019年7月11 日在上海正式交付,当年年底被编入中国第 36 次南极考察队首航南极,与“雪龙号”一起执行南极考察任务。自此,我国极地科考进入“双龙探极”新时代。

②“雪龙2号”总长122.5米,排水量约1.4万吨,满足包括极区在内的无限航区航行和作业需求。作为一艘现代化的破冰船,它的破冰能力最为令人关注。“雪龙2号”是全球首般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艏向破冰时能以 2~3节船速连续破 1.5米厚的冰加 0.2 米的雪;艉向破冰可在 20 米当年冰冰脊(含4米堆积层)中不被卡住,可实现冰区快速掉头。这意味着“雪龙2号”具有更强的破冰性能和灵活性,将极大地拓展我国的极地考察区域,并延长在南极和北极的考察时间。

③“雪龙2号”拥有集智能航行、智能能效、智能机舱、智能船体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全舟共安装设置了 7 000 多个智能感应“神经系统”。这套智能化平台可以对内、对外收集信息,优化船体功能,也可以使其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自动驾驶,实现全船信息的全方位智能感气取、交换和展示。机舱智能化平台可以对主柴油机、发电机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记为船舶操作提供决策建议,提前发现船体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并实现船舶和科考认能化运行和辅助决策。

④“雪龙2号”续航力2万海里,载员90人,自持力160天。由于安装了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并配备两套动力定位系统,可在6级风、1.5节流速时满足漂泊调查作业要求,通过船上电力推进器、艏艉侧推协调配合,船艏根据海上风向和海水流向选择合适角度,可以动态克服风、浪和海流,使船“稳如泰山”,实时地把船稳定在需要的位置和方位,满足大型科考设备的位收放要求,为定点的科学考察提供精准的位置。当遇到坚硬高大的海冰冰坝时“雪龙2号可以利用艉向破冰能力,船艉的螺旋桨就像“粉碎机”那样,将冰脊下方的冰块“掏空”,帅气地原地掉头,在冰区航行和作业时可以做到“闪转腾挪”,机动性表现更强。“雪龙2号”随船还配有一架莱奥纳多 AW169 型直升机,用于承担寻找冰区航道、应急救援、人员运送、远距离看和物资吊运等任务。

⑤ 作为国际极地主流的中型破冰船型,“雪龙2号”科技含量更足,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实现了诸多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利用配备的各型绞车、吊架、海底取样器、温盐深仪(CTD,一种用于探测海水温度、盐度、深度等信息的探测仪器)、声学设备、水下机器人等,科研人员可在船上开展极地海洋、海冰、大气、生物等环境基础综合调查和观测,进行有关气候变化的海洋环境综合观测取样,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海底地形、生物资源调查。船上配备物理、化学、生物、气象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可以对现场采集的数据和样品进行分析、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极地科考中,科考队员进行取样调查和布放海水探测器的时候都是站在船边,安全隐患很大,如果船边浮冰太多,取样器甚至无法下水。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雪龙2号”建有一个160 平方米的月池车间,设置一个约 10平方米、直通海水的“井口”这个“井2”被称为“月池”,科考仪器设备可以从这里直接入水,即便是 100%海冰覆盖的海区也能进行采样作业,极大地提升了在极地冰区的作业能力。“雪龙2号”还在甲板上配备了移动集装箱式实验室,可提高海洋科学考察的机动性。同时,随着破冰能力的增强,甲板设备抗低温性能和保温设计也更好,可以把原有的仅限于夏季的考察延展到春季和秋季,有利于更加系统掌握极地海洋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跑步之风,不仅席卷真实世界,更是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中“兴风作浪”。继晒娃、晒美食、晒自拍之后,晒跑俨然已是朋友圈新贵。跑步这项运动,在商业和科技的力量推动下,正变得热闹起来,甚至有些喧嚣。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当你每次看到别人在晒,比如“新纪录,10公里!”“跑步半月,降了四斤”,你会觉得整个世界好积极。而当你自己跑出新纪录,想晒的欲望简直难以抑制。不过,人的个体是有差异的,跑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量力而行,而非越多越好,切不可为了让朋友圈好看而勉强为之,那样有可能损害健康。至于跑步的时间,很多上班族因为工作时间关系,也会经常选择清晨起床后去空旷的场地进行跑步锻炼。

商业公司也是火力全开,为的是使晒跑更加方便、有趣和持久。他们进行市场调研,揣摩用户心理,改善体验手段。很多跑步应用中都有类似网络游戏中打怪升级的体验:设置一项任务,完成,并获得相应的成就和勋章。用户的每一次奔跑都被忠实记录,包括路线图、时长、步速等,每一次运动都有看得见的增长,并能分享给好友或者与其互动。游戏设计中的即时反馈机制等技巧,让跑步变得轻松、有趣。未来随着跑步产业的日渐成熟,晒跑热仍将延续。而如何在一片火热的朋友图中晒跑晒出特色,还真得好好动一番脑筋。

【材料二】

现在常用的手机运动软件主要工作原理:利用手机不断接收的经纬度信息或者手机摆动次数,计算运动距离和步数,再综合运动距离、时间等数据,计算出运动速度、能量消耗等,利用已设置好的程序,给出下一步运动计划。部分软件受定位误差、网络信号等因素影响,有些数据可能会出现偏差。

(某跑步软件开发工程师)

【材料三】

网络上对朋友圈晒跑褒贬不一,下面是一些网友的心声

Ma Dr:跑步是孤独的运动,让你知道我孤独,我就不孤独了。

如影无形:话说只允许你们朋友圈晒食物,宠物,玩物,就不准我等屌丝晒晒运动记录刷刷存在感?请赋予我能量吧!

POCKY:又不是晒丑孩子,有什么不妥?

赖锡进:朋友圈不就是晒这些东西的吗?难不成你要在上面晒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或者母猪的产后护理?

沉默的山:希望大家多多监督,早日完成减肉大计。

过时的明梦:第一,别的不如你们牛逼,还不允许跑步牛逼了,我就是晒,我就是能跑半马全马。第二,看我不爽要么屏蔽我要么超越我(确实带动了一些人加入进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