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中山市西湾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宫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可写儿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吐 , 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地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⑧远离家乡,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⑨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1)、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仿照示例,结合文章②至⑦段的内容概括。

①小时候,“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② ④

(2)、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A、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从加横线词的表达效果) B、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从人物描写角度)
(3)、从全文看,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概括。
(4)、本文以“母亲的刺绣时光”为题,有什么妙处?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只需做好一件事
                                                                                      雷茂盛
      ①他出生在福建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他干过杀猪、卖水果、卖芋头、卖化肥等小生意,以补贴家用。后来,他又做起了服装生意。
  ②可是,由于当地的服装生意人之间恶劣的竞争,他又没有裁床,这使他一度寸步难行。47岁了,他还一贫如洗。
  ③但他不甘心,狠心之下,他把门板拆下,加工成裁床。此后,他便开始起早贪黑地做衣服。由于当地服装生意好,渐渐地,他的勤奋有了结果。
  ④没多久,他就创办了自己的小厂房。这时,很多人见什么服装好卖就做什么。他也带着大儿子,模仿流行款式,仿制出来后找一个顺口的英文名贴上。衣服做出来以后,他们就用自行车驮着,到附近的集镇去吆喝。
  ⑤几年下来,他觉得简单的仿制只能赚人家赚剩下的。就像卖水果,大家都在卖,水果自然不值钱。于是,他决定自己做一种与众不同的衣服来,他选择了夹克。
  ⑥选择做夹克后,他把精力一心扑到研究夹克上。他带着大儿子每天和工人一道赶夜工、打地铺、睡剪裁室。人们都说他不像商人,商人是什么有利益就做什么,而他,死钻牛角尖地不准儿子做其他产业。
  ⑦别人说他脑筋不会转弯 , 他只是置之一笑,他说:“一个人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不得了!正像当农民,种好自己的地,而别幻想着造出汽车来。”
  ⑧后来,他的成功印证了这句话。经过几年的辛苦研究,他逐步有了自主品牌。他种的地,终于迎来了大丰收。他创立的品牌在二十年后,成为中国服装品牌的骄傲。2003年中法文化年中华民族服饰展演上,它是唯一入选巴黎卢浮宫的中国男装品牌。
  ⑨它就是劲霸男装,而他就是这一服装品牌的创始人——洪肇明。如今,这位72岁高龄的董事长会帮厨房的伙计打扫卫生,会在新厂房的工地巡查,会一个人疏通堵塞的厕所……
  ⑩在他人眼中,他是一个勤劳、踏实、低调的农民,而不像一个精明算计的商人。洪肇明的成功,就在于没有朝三暮四,而是一颗心,一根筋,一条道。
  ⑾面对记者的提问,洪肇明说:“我杀过猪,卖过水果,卖过化肥,然后没有哪一项成功了,这时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个人今天想着做这样,明天又想着去做那样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专心地做起了夹克。”他没有太多的异想天开,一辈子只想着做好自己的夹克,所以比别人走得更远。
  ⑿有时就是这样,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是成功。
(选自《善者》)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还是要提倡说真话
       ①不知何时何因,“提倡说真话”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而谁能讲真话谁也就有了值得大家称道的美德。可见讲真话之难。如果不难,也就用不着“提倡”了,也算不上什么“美德”了。
        ②古今中外从未听说过谁以讲假话为荣,也从未听说过有人公开去赞美一个天天讲假话的骗子。因为大家都知道讲假话违背天理正义,只有讲真话才是做人的本分。一个人一生讲真话,即使没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辉煌业绩,但他可以毫无愧疚地说自己达到了做“人”的起码标准。相反,如果一个“伟人”说假话连篇累牍,习以为常,则距离做“人”的标准也就非常之遥远了。我看,说真话假话也是道德范畴美与丑的分野。
        ③楚楚风范,甚至有些假话比真话还悦耳动听,所以孰真孰假还需要人们动一番脑子。有些假话,可能永远不被说破,而有些假话则很容易被戳穿。如过去说亩产能达到几千斤几万斤粮食,有实践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为什么那假话能风靡全中国呢?可见,鉴别假话还不算太难,最难的是敢于揭露那些说假话者。所以就有了“提倡说真话”这个课题。讲真话必然要涉及讲假话者和爱听假话者,就要冒一点风险。如果你讲的真话是诸如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之类,当然不会有人找岔子。如果是说个别单位假报成绩:他那里学雷锋仅在嘴上说说就吹嘘成已经“扎扎实实”、“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了;他那里仅订出几条廉政措施公之于众就夸耀成绩如何辉煌,而实际上贪污受贿、请客送礼、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如故。当人们都在兴高采烈为那些虚假的东西拍手叫好的时候,你在那里揭老底岂不讨人嫌?!轻则说你不识时务,重则说你戴着有色眼镜专看阴暗面。所以讲真话需要勇气,需要胆略,一不怕讥笑,二不怕孤立,三不怕栽赃陷害,相信真理的声音终究不会窒息的。
        ④敢于讲真话就是针对讲假话的,而且不是针对一般无关宏旨和大局的讲假话,主要的是针对那些当权者为自己升官发财牟取私利所讲假话说的。这些人手中有权,一句话就能使你受到伤害。你要讲真话揭露人家,自己首先要做到无私无畏,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一个人死都不怕,别人也就奈何你不得了。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为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就当前来说,这也是十分难得的。
        ⑤提倡人们讲真话能为讲真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表现。如果人们在谎言和空话面前无动于衷,人云亦云,那么那个地方的工作十之八九是不能真正开展并取得成效的。有识之士应该碰碰这个地方。我们党确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小平同志关于讲实话办实事的教导,就是我们手中的武器,有了这个武器,正气必然战胜邪恶,阳光必然战胜阴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墙上的母爱
         ①跳槽到报社做记者以后,我又新租了一间房子。当房东打开房门的时候,满墙的涂鸦之作以逼人的气势侵略性地进入我的视野。
         ②我惊问:“这墙怎么涂得这么吓人?”
        ③房东说:“我也没办法,这样吧,你找几个民工用石灰浆涂抹一下,我免你一个月的房租。”
        ④这是一宗很划算的买卖,我立即点头答应。
        ⑤大概一个星期后,我叫来两个民工刷墙。还没开工,一个女人把民工师傅拦住,双手坚定地比画着,嘴里咿咿呀呀地叫,她是个哑巴。
        ⑥我跟她解释:“这房子是我租的,墙上太脏了,刷干净点好看一些。”
        ⑦女人横在那里,毫不退缩。
       ⑧我没有办法,只好叫房东来解围。
       ⑨房东说:“小陈,她以前就租住在这儿,这些东西是她画的。她肯定是舍不得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刷掉。她很蛮 , 你还是让着她吧。”
       ⑩我让民工师傅先回去,把女人留下来,和她笔谈,再经过房东的补充,渐渐地,我明白了女人qī苦的身世,以及她对女儿深深的思念。
       ⑪女人怀孕的时候,丈夫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多少亲戚朋友劝她流产,再寻别的男人,她怎么也听不进去,固执地要把孩子生下来。
       ⑫就在女人临产前夕,丈夫单位要收回房子,将她扫地出门。她强忍着,租下这间小房子。不久以后,她在这间出租屋里生下了一个女孩。
       ⑬女人没有生活来源就沿街捡破烂,靠那点可怜的收入养家糊口。女人倾注了全部心血在女儿身上,教她识字看画,教她唱歌跳舞。小女儿变得天真活泼,人见人爱。
       ⑭女儿三岁那年,女人生了一场大病,医好之后,她成了哑巴,与人交流只有通过纸和笔了。为了女儿的前程,女人把她送给别人,自己一个人过孤独的日子。
        ⑮女人隔三差五就去幼儿园看女儿。女儿学了“a、o、e”之类的拼音,她回来就在墙上写上“a、o、e”,女儿学了一首歌,她回来之后,就在墙上写下儿歌的名字。没过几年,四面墙被涂抹得满满当当。
       ⑯刚开始,房东叫她不要在墙上乱画,但听到她咿咿呀呀的叫唤透着凄苦的苍凉,便让她由着性子去。突然有一天,女人边抹眼泪边进屋,关上门后,整整哭了一宿。
        ⑰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在墙上写下一个字。房东猜想,她女儿可能是随养父母迁走了,也可能是女儿不认这个哑巴母亲。
        ⑱在我租这间屋之前,女人在这整整租住了15年。
        ⑲听到女人的这个故事,我的心莫名地感伤起来,我对女人说:“这墙我不会涂了,你什么时候想看它,就来看好了。”
        ⑳女人走后,我从采访包里取出照相机,把墙上那密密麻麻的字全拍下来,准备把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她,我觉得作为母亲,她确实不容易。
       (21)第二天,我接到异地采访任务,离开了这座城市。一个星期后,我结束采访,回到租住屋里,不禁大吃一惊,字墙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光洁照人的墙面!房东告诉我,我走后,她叫人把字墙给弄掉了。望着四面白墙,我突然感到空落落的,像是丢失了一件心爱的宝贝。
       (22)现在我惟一能做到的,就是尽快把字墙的照片洗好,这成了我的责任和使命。
        (23)照片洗好了,我等待着哑女的出现。可惜,很长时间过去了,她一直都没踪影。
        (24)不知她到哪儿去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画在手腕上的表

    ①小时候,由于个头过于矮小,那份自卑让我变得孤僻内向。父母担心我长期下去会得忧郁症,所以变着法儿地想让我走出家门。

    ②有一天,父亲故意把我带到门外,然后偷偷锁上家门,借故先离开了。那些孩子过来招呼我和他们一起玩,我却没搭理他们,他们就对我说了一些难听的话。

    ③我气急了,捡起地上的石块儿朝他们扔过去,正巧砸中了一个小孩的头,他头上顿时鲜血直流。受伤孩子的家长找上门来,与父亲理论。父亲自知理亏,小心地赔着不是,还赔了不少医药费。

    ④我不安地蹲在墙角,等着父亲的责骂。可是,父亲并没有责怪我,我只是听到了他很沉重的叹息声。那两声叹息,就像两根毛线,缠到一起,纠结成一个无法解开的疙瘩。

    ⑤我是一个问题孩子,我也想打开自己的心,可是我做不到。我害怕这个世界,害怕闪电,害怕陌生人的眼睛,甚至害怕自己的影子,我宁愿锁上房门独处。

    ⑥老师对父亲说,“孩子哪儿都好,就是太孤僻,几乎从来不与别的孩子交流。”老师没有“灵丹妙药”,父亲亦无计可施,叹息的声音越来越沉重。

    ⑦生日那天,父亲破例给我买了一个礼物——足球。对于我们家来说,这真是一个很奢侈的礼物。我却表现得不那么惊喜,因为足球要好几个人踢才好玩,而我只有和我自己的影子踢,它是我唯一的好伙伴。

     ⑧父亲的良苦用心我倒是懂得,只是我很难走出拥抱世界的第一步。父亲开导我说:“个子矮怕什么,这并不代表你就比别人差。”

     ⑨父亲拿出一支圆珠笔,轻轻地在我的手腕上画了一块表。然后对我说:“你看,这画在手腕上的手表,虽然不动,却不耽误时间在走。”

    ⑩当时,我傻没听懂父亲的意思。父亲摸摸我的头,接着说:“孩子,你就是这块画在手腕上的手表,你停留在自己的时间和世界里,不知道外面是什么天气、什么样的景致。我希望有一天,送你一块真正的手表,那样你就能和世界同步了。别忘了,这个世界不光只有你自己,你要融进这个世界,才能知道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

    我知道,父亲送我足球,给我画手表,都是想让我走出自己狭小的世界。我想,既然可以不再怕自己的影子,那么也可以不再怕那些活生生的人啊。仿佛被点破了一层窗户纸一样,我开始试着与别人交流。从向同桌借一块橡皮开始,到帮助别的同学讲一道习题,我发现,当我主动与他们交往时,他们不但没有排斥我,反而给了我极大的热情,就像那红彤彤的阳光,泼了我满满的一身。同学们不再把我当作孤僻的“怪物”,我又重新回到了阳光里。终于懂得了,不管疼痛还是快乐,都不该一个人。要学会承担和分享,有人与你承担疼痛,疼痛就减轻了一半,有人与你分享快乐,那快乐就成了海洋。

    我拿出足球,和伙伴们一起奔跑在草地上。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快乐的风在我耳边呼啸而过。原来,生命可以以这样的方式绽放的!

    又一个生日到了,父亲依然没有给我买来一块手表。我学着他的样子,在自己的手腕上画了一块手表。父亲看到,摸摸我的头说:“这个假手表,不会动啊。”

    “不,爸爸。它在走动,不信你听。”我把手腕送到父亲耳边。

    “嗯,是在走动。”父亲应和着我。

    我们绝非掩耳盗铃,我真的听到了它在走动,走得不疾不徐,不卑不亢。

文学类作品阅读

彭士禄:“我一生也离不开核事业”

张明萌

①2021年3月30日,渤海湾,彭士禄及其爱人马淑英的骨灰被撒入大海。临终前,意识清醒的彭士禄给女儿彭洁交代了自己的三个愿望:不做临终抢救;后事简办;将他和夫人的骨灰一并撒入大海。

②彭士禄对海洋有着深厚的情结。2020年11月18日,他在病房度过了95岁生日。他特地戴上海军官兵送他的海军帽,帽子上的金色丝线绣着“中国海军核潜艇部队”。50年前,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下水,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③彭士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之子,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改革开放后,他是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参与、见证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的全过程。他负责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为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多次采访中,他总结自己的一生:“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

④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原总设计师黄士鉴曾与彭士禄共事,他记得彭士禄说过一句话:“我一生也离不开核事业!”

⑤在彭士禄家中的橱窗内,摆放着他最爱的三件“宝贝”: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处女航的纪念瓷盘、友人赠送的核电站模型、一头“垦荒牛”的陶瓷塑像。彭洁说,父亲最爱的是第三件。“很多同事说他像一头垦荒牛。这是他最好的人生写照。”

⑥“我属牛,永远是一头核动力领域的拓荒牛。”彭士禄说。

⑦同事回忆,彭士禄有时“牛气十足”。核潜艇研制期间,彭士禄的外号是“彭拍板”和“彭大胆”,事情有70%的把握,就会大胆拍板。“搞科学研究,最重要要讲数据,没有数据不要跟我讨论这个问题……民主是对的,但不能老犹豫不决。我就是专门搞数据出身的,都讲数据。所以,吵完了我就拍板了。我负责,错了,我就完全负责,对了,功劳归你们。你们可以大胆跟我吵架,但最后我说了算,所以,都叫我‘彭拍板’‘彭大胆’。”彭士禄在一次采访中说。

⑧退休后,以酒会友成为彭士禄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吃饭席间酒必不可少。虽然爱喝酒,但彭士禄从不误事。黄士鉴记得,彭士禄之前的习惯是中午和晚上都要喝酒。有一次,核动力院请彭院士回去讲课,下午讲课时他感觉有点困。从那以后,他中午就再也不喝酒了。

⑨晚年的彭士禄,心中放不下工作,退休了也常去单位转悠。他常戴一副黑边眼镜,一头银发向后梳,衣服上搭着一条已经磨起球的素色围巾,说话带着潮汕口音,脸上挂着微笑。“他就是一位爱笑的老人。”他的同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说。他依然关心与核相关的事件。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对日本核反应堆泄漏传言的看法,他说:“我们作为总设计师,一定在事故发生之后把安全问题减到最低程度,这是我们能做到的。”

⑩《彭士禄传》中记录了主人公的“三个心愿”:一是盼望祖国早日拥有更强大的核潜艇力量;二是盼望祖国早日成为核电强国;三是盼望祖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⑪“他一生都在为祖国的核动力事业奋斗……他希望和核潜艇永远相伴,永远守卫海洋。”彭洁说,“我和哥哥把坛子慢慢下降,放入海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骨灰坛会融化在大海中。我心里默默想:父亲,您交代我的事情已经全部完成了,您可以安心了。我们也安心了。”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21年5月24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