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大脑的出现将有助于深入分析城市现状问题、了解城市变化情况、准确判断城市发展,剖析城市发展动力机制。

在天气预测中,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过手机的GPS系统,定位到用户所处的位置,再利用科学算法,对覆盖全国的雷达图进行数据分析来预测天气。这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所在地的天气走势,收到的天气预报能精准到分钟和所在街道。

人工智能在车联网的运用将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比如,外出购物时,车主启动汽车后,将同步开启车载智能系统,车主只需要告知系统所需要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汽车的智能系统将根据出行路线、交通路况、目的地的评价情况,自动推荐最合适的消费场所。

【材料二】

【材料三】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颁布,教育部先后提出将有关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生必修课程及高考等政策,并在北京、广州等5个城市进行试点。尽管不少学生将编程列入校外学习清单,高中生对信息学奥赛的参与度也大热,但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评价标准依然比较单一。据《开发者技能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学校的编程教育渗透率仅为0.96%,美国和英国则分别为44.8%和9.31%。加强人工智能基础教育,是未雨绸缪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要求。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可以在城市管理、天气预测、交通出行等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 B、人工智能助力天气预测,使天气预报更为准确,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 C、人工智能在车联网的运用,人们外出购物,可自动推荐最合适消费场所。 D、加强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势在必行,但国内学校的编程教育学习人数很少。
(2)、据预测,我国人工智能市场未来几年有怎样的发展趋势?试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3)、针对【材料三】,提出我国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两点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智慧旅游,这个词或许你越来越频繁听到。

②在讨论概念前,不如先感受案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带领观众经历革命岁月的“长征”沉浸体验、拥有几十种虚拟现实装备的南昌VR主题乐园、对全省数百家A级旅游景区等实施监测的江苏智慧文旅平台……这些项目,都是智慧旅游。

③其实,智慧旅游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现代科技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打开互联网,人们对虚拟博物馆、虚拟石窟寺等线上文旅展览已经司空见惯。在这些基础“玩法”之上,数字技术激活旅游中文化元素的“本领”正在不断提高。

④戴上如围巾般的一个体验装置,便可在观看相关视频时闻到以假乱真的白酒、巧克力、森林等气味;利用声光电技术,武汉黄鹤楼公园在夜间“诉说”起自己的故事;通过XR技术、反重力喷泉装置等,平遥科技艺术馆重现古城千年风韵……科技加持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旅游被重新定义。

⑤可以预见,越来越多以前没有的旅游体验将被营造、被复制,越来越多新的旅游空间将被创造、被再发现。人们正在期待,数字技术的赋能,将使旅游更加生动、精彩;旅游的融入,将使数字经济更加丰富、绚丽。

(摘选自《智慧旅游,智慧在哪》)

材料二:

①通过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技术,可以多维度解读文物的内涵,将记录、阐释的成果进行活化呈现,可以使抽象的文化思想具象化,将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及考古工作者的学术成果更好地呈现出来,使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数字化技术对于文物信息的记录,可以达到将文物复制再现的水平,解决文物真迹不便巡展的问题。数字化还可以构建个性化、沉浸式的文化场景,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为文物保护和利用创造更加丰富的场景,使全民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从线上到线下,随着文博的“出圈”,不同场景产生了差异化需求,游客从被动接受内容到参与互动、创造内容,全息影像、VR、AR的应用层出不穷,文化内容与文化服务更加多元化。

②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据的价值不言而喻。文物数字化的过程就是数据不断积累的过程,为进一步保护、研究、利用及艺术创作、文明互鉴带来更多价值。数字化技术在不同场景当中的深度运用,打破了时空局限,串联了历史与现在,使得文化和技术进一步融合,视听体验更加多元。在技术的推动下,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协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模式将更加丰富。

(摘选自《用数字化推动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①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创新型生物医药、数字中医循经治疗机器人……系列智慧医疗产品让参观者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震撼。在北京首钢园区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北京协和医院展位,膝关节手术机器人颇为显眼。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膝关节手术机器人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批上市的产品,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全国多中心已完成1800余例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②随着全球医药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必须不断打造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支持医药工业以数字转型为抓手,实施技术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引导医药工业企业在工厂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精益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

(摘选自《产业化、融合化、数字化——业内人士共话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读诗是一件美妙的事,但学生不懂得诗歌的美好、不喜欢读诗的现状却很严峻,统编教材中必读名著《艾青诗选》,是一部现代诗集,该书由于体裁和时代特殊,对学生而言有严重的阅读障碍,是学生阅读的难点。“现代诗”有别于古体诗,它用白话文创作,是中国二十世纪兴起的一种诗歌类型,而艾青究竟何许人也?他的诗作有什么特点呢?

艾青是现实主义诗人,时代的歌者。他出生于地主家庭,吮吸着农妇大堰河的乳汁长大,从巴黎留学归来,以一个画家的灵感描摹光与色的变幻;他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监狱中发愤而作,以一个青年的激情奏响抗争之曲;他在不断沦陷的国土上辗转流离,以一个爱国者的赤诚,深沉呼唤自由。

【材料二】

学生为何读不懂现代诗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不能破译诗歌的编码方式,导致学生在大脑中不能正确表征诗歌的内容。

认知心理学把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统称为知识的表征。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有形式的表征和内容的表征。现代认知心理学称知识表征的形式为编码。编码分为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形象编码指的是以声音、图形、画面、表象等可感知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抽象编码则指以词、概念、定义、命题等较抽象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小说等文学体裁使用的是形象编码,因此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诗歌主要使用的是抽象编码方式,学生自然难以读懂。

【材料三】

中学生诗歌阅读“还原”策略

“还原”策略之一:朗诵品读,还原真情景

情绪是诗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要做到准确理解诗人的情感,前提条件是理解作品内容,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诵品读,还原真情景,学生能够有效地让自己走进诗歌的情境,帮助自己酝酿情感、表达情感。

“还原”策略之二:历史研究,还原大时代

把握时代脉搏,还原大时代,是读懂诗歌的基础。融入历史元素,还原诗人所生活的大时代,重点是要以学生所能理解的方式去还原,通过形象编码,直观简洁,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形象表征大时代的策略有很多,除了图片、历史画面、视频等视觉编码形式,还有画外音、音乐等听觉编码形式,以及当时人们生活的情景等感觉编码形式。

“还原”策略之三:知人论世,还原小时代

知人论世,还原小时代,就是要了解诗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甚至还原诗人创作时的情感情绪。比如,读诗时,读者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想象等方式,还原诗人当时的创作过程:何时,何地,何境及见到了什么画面?此诗为了表达什么?·····

学生还可以将历史“大时代”与诗人“小时代”进行整合,以图配文,进行双重编码,感性与理性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材料四】

阅读下面两则新闻,回答问题。

【甲】

深度10909米!奋斗者号潜水艇破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央广网2020年11月10日讯  北京时间11月10日4时50分左右,中国首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被布放至马里亚纳海沟,向“挑战者深渊”的万米海深冲击。【A】7时42分,“奋斗者号”突破万米海深:8时12分左右“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纪录。14时8分左右,“奋斗者号”结束在万米深海6个小时的巡航作业,开始抛载上浮。最终,在连续工作12个小时后,“奋斗者号”顺利回到母船“怀抱”,完成今天的海试任务。

【乙】

万米海底,妙不可言

①下潜,下潜!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

②北京时间2020年11月10日下午5点半,重新踏回母船甲板那一刻,中国船舶七○二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高工张伟兜头被泼了桶冷水——这是载人深潜团队的传统庆祝仪式,祝贺海试队员突破自己的纪录。作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主驾,张伟说:“这辈子都难忘那份痛快。”

③这不仅是个人的新纪录,也是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18天后,“奋斗者”号完成海试胜利返航。一个多月中,它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④【B】“万米海底,妙不可言!”张伟说,第一次抵达万米深海,巨大的岩石,陡峭的悬崖,长着触角的海参,外形奇特的钩虾,像花朵一样的白色海绵,还有连生物学家都很难辨别的蝴蝶状新物种 , 眼前的场景令人震撼!

⑤5000米、7000米、8000米深度每天下潜,9000米深度隔天下潜,万米深度隔两天下潜,“奋斗者”号的节奏控制得很稳,许多设备保持着零故障纪录。“奋斗者”号总建造师、中国船舶七○二所高工刘帅介绍,这主要缘于潜水器2020年年初就进行了陆上联调和水池测试,前者发现并解决了40多项问题,后者排除问题20多类。

⑥但水池测试无法模拟深度等真实环境,海试也并非一帆风顺。

⑦就在航行途中,“探索一号”母船遭遇两个台风、多个低气压,用于海底通信的吊阵被打坏。一到马里亚纳,队员们就紧急维修吊阵,随即开展第一次下潜。生物抓取、开展原位实验、完成布放回收……这一系列科考作业都离不开灵敏的机械手,可低温高压极端环境下,机械手有时无法灵活开合。团队及时“对症治疗”,后几次海试中,机械手成功抓取大批沉积物、岩石和海底生物样品,为深渊科研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⑧“奋斗者”号每次下潜海底作业时间长达6个小时,作业效率大为提升,这得益于潜水器的“快上快下”——下潜和上浮均在3个小时左右。张伟说,潜水器通过自重无动力下潜,但坐底的瞬间几乎没有感觉。

⑨这种“没感觉”的感觉有多重要?

⑩如果“硬着陆”,不仅会撞击潜水器底部的支架、声呐和灯,还将对海底环境造成破坏,激起的沉积物会令狭窄的观察窗视线模糊。张伟告诉记者,通过先进材料工艺及精准控制速度,“奋斗者”号顺利“软着陆”,如同一片羽毛般缓慢轻柔地落在平坦绵软的沙地上。

⑪“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中国船舶七○二所副所长叶聪介绍,这是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汇集了国内百余家单位、近千名科研人员5年的心血,是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载员人数最多、海底作业时间最长、作业能力最强的装备。

⑫而最强装备的最大挑战,来自高压。马里亚纳海沟压强为标准大气压的1100多倍,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地方要扛住一辆小轿车的重量。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能够抵抗深海的高压冲击;“半球焊接”工艺,保证了载人舱焊缝可靠、安全性强:载人潜水器既要潜得深,还要上得来,一款满足万米深海超高压条件下高强度、低密度的固体浮力材料,再加上优化配载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在海底浮力与重力基本平衡……

⑬“这段万米之路,我们走了20年!”叶聪说,2002年立项的“蛟龙”号实现了从无到有,历时8年研制的“深海勇士”号实现了从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的“奋斗者”号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帮助科学家去探索未知深海、揭示人类家园的终极奥秘,“老中青三代深潜人接力奋斗、厚积薄发,才迎来了行稳致远、收获满满的2020年。”

活动三【共享阅读】阅读同学们为本次校园读书节活动准备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面对琳琅满目的书架,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籍并不容易。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您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一、明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如果您对历史感兴趣,那么选择一本历史类的书籍可能会更加令您愉悦。如果您希望提升职场技能,那么选择一本商业类书籍可能会更加有帮助。

二、____。在选择书籍时,可以借助专业推荐和书评来了解书籍的质量和内容。可以关注公众号、博客、论坛等平台,寻找一些具有优秀口碑的书籍推荐。

三、____。作者的背景和专业性对于选择书籍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您希望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可以选择那些在该领域有专业背景的作者所写的书籍。他们对于该领域的理解和分析更加深入、准确,能够给您提供更有价值的知识和观点。

四、关注阅读简介和目录。简介通常会介绍书籍的核心观点和作者的写作风格,而目录则能够让您对书籍的结构和章节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材料二:

选定适合自己的书籍后,那怎样去阅读呢?其实是有很多方法的。

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开始阅读之前,明确你想要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这将帮助你更加专注,并从阅读中获得更多价值。

略读和寻读:对于某些书籍,你可以先进行略读,以了解整本书的大致内容和结构。而对于特定的章节或段落,寻读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到特定的信息或观点。

做笔记:在阅读时,写下重要的观点、感悟或者你认为值得复习的内容。这将帮助你巩固记忆,并且在后续回顾时能够快速找到关键信息。

深度阅读:对于重要的章节或段落,需要进行深度阅读,理解其中的含义和逻辑关系。通过分析作者的论点、证据和推理过程,可以更好地吸收书中的智慧。

批判性思考:不要盲目接受书中的观点,而是学会批判性地思考。评估作者的观点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以及是否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相吻合。

与他人讨论:与他人讨论你所读的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中的内容。通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见解,你可以获得新的启发和认识。

定期复习:定期复习你所读过的书籍可以帮助你巩固记忆,并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通过不断回顾和反思,你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智慧。

材料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