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光南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孟节

刘孟节先生概,青州寿光人。少种放。笃古好学酷嗜山水而天姿绝俗与世相龃龉 , 故久不仕。晚得一名,亦不去吏。庆历中,朝廷以海上岠嵎山地震逾年不止,遗使访遗逸。安抚使以先生名闻,诏命之官,先生亦不受就。青之南有冶原,昔欧冶子铸剑之地,山奇水清,旁无人烟,丛筠古木,气象幽绝。富韩公之镇青也,知先生久欲居其间,为筑室泉上,为诗并序以饯之曰:“先生已归隐,山东人物空。”且言先生有志于名,不幸无位,不克施于时,著书以见。谓先生虽隐,其道与日月雷霆相震耀。其后,范文正公、文潞公皆优礼之,欲荐之朝廷,先生恳祈,亦不敢强,以成其高。先生少时,多寓居龙兴僧舍之西轩,往往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杆。

(选自《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注解】①粗语:比喻意见不合,互相抵触。②药:竹子。③克:能够。④吁唏:叹息。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宫室、器皿   

亦不去

处处              

著书以见

渔人甚            

种放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3处)

笃 古 好 学 酷 嗜 山 水 而 天 姿 绝 俗 与 世 相 盐 龉

(3)、联系全文及链接材料,说说刘孟节的隐居是“道家之隐”还是“儒家之隐”。(100字左右)

链接材料: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轻视人世间名利及各种享受,并由轻视而生厌恶,终以隐居,不求闻达。庄子曾说:“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可见,道家之隐追求恬淡自如,逍遥自在,是一种精神自由的快乐。

儒家则主张积极入世,经世治国是他们的理想。其所关注的是生动的现实世界。但当政局混乱,或世人不解时,其理想往往落空。孔子也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所以,儒家之隐表现为审时而动,畜养以待。后来,“可仕则仕,可处则处”成为士人主要的处世准则。

——《魏晋隐士文化与士人审美观》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题。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张晓风
        ①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
        ②“再见!”
        ③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④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⑤他欢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⑥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⑦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
        ⑧我不曾搬迁户,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 , 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⑨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⑩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山 简 传

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假节,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篱

寻加督宁、益军事。时刘聪入寇,京师危逼。简遣督护王万率师赴难,次于涅阳,为宛城贼王如所破,遂婴城自守。及洛阳陷没,简又为贼严嶷所逼,乃迁于夏口。招纳流亡,江、汉归附。时华轶以江州作难,或劝简讨之。简曰:“与彦夏旧友,为之惆怅。简岂利人之机,以为功伐乎!”其笃厚如此。时乐府伶人避难,多奔沔汉,宴会之日,僚佐或劝奏之。简曰:“社稷倾覆不能匡救有晋之罪人也何作乐之有!”因流涕慷慨,坐者咸愧焉。年六十卒,追赠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 

(《晋书·山简传》(节选))

【注释】①《山简传》:为唐代房玄龄主编的一篇传记,山简,字季伦,西晋时期名士。②白接篱:以白鹭羽为饰的帽子,后因此用以咏醉酒或醉态。③王万:西晋名士王戎嫡长子。④华轶:字彦夏,平原郡高唐(今山东高唐县)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