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父亲的姿势

章中林

①在省城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乔迁新居那天,父亲来了。他比谁都高兴,上上下下地跑着。有搬家公司呢,我叫他休息休息。他却说买房没帮上忙,做做事心里舒坦些。望着满脸是汗的他,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②中午吃饭,订了几个包间。开席来了许多人,坐不下了。父亲一看,说:“我也不喝酒,回家吃吧,家里还有剩饭剩菜。”“这是什么话?你来做客,还没有你一个座位?就是我不坐,你也要上席。”父亲听我这么说,没有再说什么。

③大厅里加了张桌子,人安排下了,我就跑去忙别的事了。等我转回来,却看到父亲端着碗蹲在角落里吃饭。他正弯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扒拉着饭,一头花发扎得人眼睛生疼。大家吃得热火朝天,只有他一个人沉默着,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

④我拉他上来,他却说桌子坐满了。一抬头,真的,小爹正坐在父亲原来坐的位子上。小爹对着父亲嚷:“你上来嘛,圆桌子多一个少一个有什么关系?”大家也应和着。父亲憨憨地笑笑:“不了,你们吃,多吃点。”“我搬家,你蹲在地上吃,别人会怎样说?你就听大家一句,上桌。”父亲却瞪了我一眼:“你不知道我习惯蹲着吃饭吗?”我知道父亲脾气倔,他认定的事儿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头。我只好搬把椅子让他坐着吃。这次,他没再拒绝。

⑤蹲着吃饭是父亲的一种习惯。在家里,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端起饭碗,他都喜欢蹲着,就是家里来人,他也不常上桌。蹲着吃饭,没个正形,看着就粗俗,还不利于消化吸收,而父亲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蹲着吃饭自由放松。就是吃饭带响声,狼吞虎咽,也没人在意;家长里短,自在随意,不必坐在桌上装腔作势;如果你想晒晒太阳,吹吹风,你就可以蹲在树底下。最重要的是,蹲是一种鹰的姿势。你别看它姿态低,却是一飞冲天前的等待。

⑥我不知道父亲的话对不对,但是我却从他蹲的姿势里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⑦那年,我因为一分之差高考落榜。复读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因为母亲生了场大病,家里已无钱供我读书。怎么办?我哭着闹着,甚至以绝食来逼着父亲去想办法。“能有什么办法?能借的都借了,借不来的也借来了。”母亲流着泪,低声劝我放弃,但是父亲没有说一句话。8月8日是高三开学的日子,父亲一大早把我喊起来,说要送我上学。“一分钱没有,上什么学?”我对父亲嚷着。他却说这不是我考虑的问题,我只要安心读书就是对他最大的安慰。

⑧后来,我才知道,他去找了校长。校长让他回家办一个贫困生减免学费申请表。他为了让村支书给自己盖个章,硬是在村支书家蹲了一个上午。这还是那个硬气、不服输的父亲吗?

⑨那次,弟弟的公司破产,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这突然从高空跌落到地面,谁也不知道怎么劝他,一家人坐在屋子里,气氛压抑而沉闷。父亲蹲在门槛边,眉头紧锁,默默地抽着烟。“天无绝人之路,你不是说重新开家公司只要五十万吗?那就把我这栋房子卖了。”“把房子卖了,你们住哪儿?”“不是还有老房子嘛,我和你妈回家。”父亲说着,站了起来,“你要是知道老子没地方住,就给我争点气,不要整天像只瘟鸡一样,摆副臭脸给人看。”经过两三年的打拼之后,弟弟又重新站了起来。

⑩蹲着是父亲一贯的姿势,而我们始终跑在他的肩头。今天,我和弟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新居,他还静静地生活在老房子里。我们说给他在省城买套房子,他却说等等,再等等。

(选自《思维与智慧》)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B、第⑤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交代了父亲蹲着吃饭的习惯及其理由,突出了父亲的性格特点,为下文表现父亲的不屈服做铺垫。 C、“父亲的姿势”这个标题是文章的线索,以父亲“蹲着”的姿势贯穿全文,同时表现了父亲的形象特点,突出父亲对子女的爱,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D、选文中的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
(2)、文章具体叙述了有关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3)、按要求品析下列句子。

①他正弯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扒拉着饭,一头花发扎得人眼睛生疼。(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②蹲着是父亲一贯的姿势而我们始终跑在他的肩头。(品析句子的含义)

(4)、文章第⑥段中说“我不知道父亲的话对不对,但是我却从他蹲的姿势里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说说作者从父亲蹲的姿势里,读出了怎样的“不一样的味道”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人皆可为国王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有一个谷底不可逾越

      ①有一阵子我工作和生活都不顺利,心情跌到了低谷。朋友见我如此,就不断耐心地开导我。在一次闲谈中,他向我谈起了一位人物。1982年,高考失利;1983年,第二次高考失利;1984年,第三次高考艰难过关;1995年,辞职;1997年,第一次创业失败;1999年1月,第二次创业失败。为了躲债,一冬天没出过门,靠500斤白菜过活。1999年下半年,阿里巴巴横空出世。他问我,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②没错,这个人就是马云。马云说过:“如果马云能够成功,我相信中国80%的人都能成功。”如果你能像马云一样能在逆境中蛰伏、修行、敢为天下先,那你也可以创建自己的阿里巴巴帝国。

      ③谁都向往“阳光灿烂的日子”,但不是谁都明白“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道理。顺境和逆境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庸人在顺境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强者在逆境中振作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④也许,我们这次遇到的逆境,就是成功之前的最后一次挫折,就是人生抛物线上的最后一次低谷;也许前途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糟糕,生活也并不是感觉中的那么枯燥乏味,挫折也并不是自己理解中的那么面目可憎。逆境转个弯儿,也许就是顺境。真正的强者,从不会在逆境中自怨自艾。他们即使在泥泞中也始终握紧了命运的方向盘,时刻准备着,为风雨未卜的前路蓄力导航。因而,当他们在默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时,他们的内心也就格外从容。

      ⑤“成王败寇”的观念让我们深信:历史就是胜利者的宣言书,是失败者的审判词。然而,却有些失败者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世敬仰怀念。“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垓下被围的江东子弟项羽,败走麦城的关羽,为唤醒民族的觉醒而舍身求法的谭嗣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谱写了他们生命的千古绝唱。

      ⑥失败不可怕,只要在失败中没有丢失做事的那份执著与坚持;失败不可悲,只要在失败中没有丢失做人的磊落坦荡;失败不可怜,只要在失败中没有丢失生命中那股气节与高贵。失败者难道就不是英雄了吗?至少你努力过。

      ⑦邓小平说过:“凡是有点儿干劲儿的,有点儿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儿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海伦·凯勒也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人生最大的资产是希望。有了信心和希望,就有了东山再起的最大资本。

阅读《移花接木》,完成小题。

    ①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一则挺有意思的故事,其大意是:从前有个叫朱尔旦的人,豪放豁达,但文思不敏、心眼不灵,屡次应考不中,自结识阎罗殿陆判官以来,关系甚为密切。某夜相对痛饮,好不欢快,朱尔旦酩酊大醉,朦胧中见陆判官竟为自己剖腹换心。从此,朱尔旦茅塞顿开,文思敏捷,应试得中进士……后来,陆判官又应朱尔旦之请,为其妻改头换面,使朱氏一夜之间变为闭花羞月的美妇人。据《辞海》所注,这就是“移花接木”典故的由来。

    ②在人们的心目中,《聊斋志异》仅仅是一部神话小说,借谈狐说鬼来抨击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其积极意义就在于此。倘若从科学和未来的角度来看,这则故事与其说是怪诞的谈神说鬼,不如说是大胆的科学想象,属于科学幻想小说之类。从吴承恩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到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从蒲松龄的“移花接木”,到脏器移植的成功,说明科学幻想并非空想,而是科学现实的雏形。

    ③人的身体好像一台机器,零件的损坏往往在所难免,例如濒于衰竭的肾脏,疲惫不堪的心脏,充满癌肿的肝脏等。几百年来,幻想家们总想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更换人体那些坏损的“零件”,使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

    ④国外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科学家煞费苦心,在动物身上陆续进行新脏器移植的试验,终获成功。在美国,一只换上新肝的狗,居然健康地活了140个月之久。有位叫罗伯特的医生,为一只猴子施行了换头术,使其多活了一个星期。

    ⑤如今,人体的脏器移植开创了许多奇迹。美国有位叫路易斯.邦尼西奥的,虽已年近半百,但他逢人就说自己仅有6岁,他成功地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免除了心肌梗塞这个“死神”的威胁,绝处逢生,重新焕发了“青春”。这不就是当代的朱尔旦吗?

    ⑥第一次肾脏移植,是3个默默无闻的美国医生进行的。他们借用刚死亡的人的肾脏,把它移植到1个中毒休克的产妇体内,得以享受人间之乐,正是脏器移植给他们带来了生机。

    ⑦至于换肝术,全球也已经施行了几千例了。1982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的外科医生,为一个男性青年进行了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取得成功。据称,这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⑧我国脏器移植的研究,尽管起步稍迟,但进展之速,成绩之著,令世界医学界为之震惊。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上海、重庆等地,3年内就做成了1000多例肾移植手术,存活最长的80多例均在5年以上。

    ⑨诚然,脏器移植还存在着异体排斥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这颗种子正以顽强的生命力、丰硕的成果跻身于医苑,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选自《未来科学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①当钟声回响在清朗的夜空,当日历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

    ②不变的那份初心决定着收获。刚刚走过的2016年,中国人民继续追逐航天梦想,神舟十一号飞船翩然往返;中国的经济建设放眼全球,G20杭州峰会牵动世界目光,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为失调的全球治理开出新药方……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令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对这一年最好的总结。

    ③在时间的叙事里,当下的成就奠定未来。盘点2016年度的共同记忆:有纪念建党、纪念长征的历史回顾;有女排夺冠、举国沸腾的高光时刻;也有厉行法治、守护公平的持续发力。一年里,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刷新着企业风尚;优良家风、优秀文化丰润着大众心灵。一年里,改革勇气引领社会的风向,廉洁正气书写人心的政治。这些精神层面的力量凝聚,汇集成复兴路上砥砺前行的强劲动能,成为了下个时期奋斗的初心。

    ④时间不会暂停和倒转,新长征没有中场休息。站在新的起点,回望走过的艰难的历程,我们有“ a ”的愉悦与宽慰;也有“ b ”的激动与兴奋。冲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程,不可避免要“爬雪山”“过草地”,什么时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锣打鼓、欢天喜地进入现代化。面对诸多矛盾问题叠加、各种风险隐患交汇的挑战,惟不忘初心者进,惟从容自信者胜,惟改革创新者强。

    ⑤不忘初心,追逐梦想,【甲】。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把握经济新方位、践行发展新理念,需要激发新状态、展现新作为。以自我革命的气魄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法之必行”的信念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迎难而上,奋发有为,锐意进取,我们就能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

    ⑥不忘初心,追逐梦想,【乙】。放眼全局,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拥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势头可以长期保持,我们坚定走自己的路,因为我们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因为我们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因为我们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面对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坚持实现共享发展不动摇。

    ⑦不忘初心,追逐梦想,【丙】。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要认识到承担新角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战术上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做到有所作为、量力而行,决不打肿脸充胖子,要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我们追求改革的“过程自觉”,久久为功解决长期存在的难题;也讲究改革的“落地效益”,让改革的尺寸之功都能凝结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被成绩冲昏头脑,不因嘘声裹足不前,放平心态,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做事有度,处事有方,我们就能淡定从容、行稳致远。

    ⑧新年之始,瞻望未来,光阴似水,雄关如铁,任务繁重紧迫。让我们在追逐梦想的旅程中同时间赛跑,把“四个意识”转化为求真务实的干劲,以出色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用今天的努力浇筑明天的辉煌。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元旦献词”,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美,一切皆美

记者: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

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

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都能适应。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记者: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爱。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一门深入。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在经历5000年未有之变局之后,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

记者:对于生在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学正好是容易进入的途径。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

低碳的误区

    ①现在我们大多有个共识,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策略是“低碳发展”。我们天天在说“低碳”,要投资低碳项目、采用低碳技术,最重要的是确定这一项目或技术是否真为“低碳”。

    ②以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为例,它就很难说是否是低碳技术。整个太阳能发电的产业链,它的运作过程如何呢?首先把沙子经过矿热炉,由化生产出工业硅,然后再得到晶片,这个过程需要电力的投入,属于原料生产阶段。随后把电池组件运到一个地方安装起来,建成太阳能发电站,这是设备生产阶段最后到了发电阶段,就是运行这个电站发出电。

    ③这样一个过程,真正发电之前的工作都是消耗能源的排放产业,只有到了最后一步才有可能做到低碳。而前面工业硅的生产属于高耗能行业,它的产值能耗一般来说是高于当地的平均值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不是一个低碳产业。如果排除工业硅的生产,只提光伏电池的组装,可能降低碳排放,但是整个过程都需要电,耗电量非常大。

    ④再来看看我们比较熟悉、目前国家也在大力扶持的纯电动汽车。它的简单使用过程大家都知道,先发电,然后通过电网把电输到充电站。最近也有新型纯电动汽车可以直接在家充电,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是要充电后才能上路。上路后,纯电动汽车的优势显现了出来,就是行驶过程中零排放。

    ⑤与传统的汽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就是把汽车移动性的分散排放转化为电厂静态的集中排放。比起汽油汽车在大街上边行驶边排气,纯电动汽车的排气自然要容易控制得多。但是是否因此就能判定它属于低碳技术呢?

    ⑥要判断这一点,其实就是要了解纯电动汽车的供电问题。如果电力全部来自于无碳或者低碳电源发出的电,它的每千瓦小时的电量排放非常低,那么毫无疑问纯电动汽车有利于降低排放,是低碳技术。但是从我国现有技术及以煤为主的发电燃料结构来看,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做过分析,得到的答案是目前我国纯电动汽车发电端的排放,实际上高于汽油汽车。

    ⑦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低碳减排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节电就是间接低碳减排。有些低碳项目从理论上看无排放,但是消耗电力,属于间接排放。同时,有时候直观判断一个项目是否低碳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判,比如某些低碳园区的发展,消耗的能源反而更多。所以确定一个项目是否低碳要从整个产业链来看,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