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下图描绘了 20世纪 40年代某次会议的场景,毛主席和宋庆龄站在画面中间,其他代表分列两旁。该图反映的是( )

A、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 B、重庆谈判的场景 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盛况 D、五四宪法的制定
举一反三
民族危机与抗争

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担心波及其势力范围长江流域,遂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后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清政府向各国宣战后,南方更多督抚加入进来,和各参战国商订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协议虽未签字,但在清政府危亡之际,地方大员寻求“自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青春》(1916年发表于《新青年》)

材料三 1937年4月红军指战员钟士灯致父母家书

原文摘录: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现在说起到达北方,使用(实行)国共合作、释放一切政治犯,联合(了)许多抗日友军,国家已经和平。

材料四 (1949年10月1日)夜晚十点钟以后,我从天安门回到了宿舍,兴奋得不能合眼,我坐在桌子前面,拿起笔在纸上写着,反复地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巴金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的诱降,国际上东方慕尼黑会议的酝酿,国民党五中全会反动方针的制定,国民党反共活动的加紧,使投降分裂倒退成为时局的最大危险。1939年6月7日,中共中央及时地向党内发出关于反对投降危险的指示。……毛泽东指出:“现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他将这一政策具体化为十项原则,并相应地制定了共产党关于政权组织、劳动、土地、税收、锄奸、人民权利、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项具体政策。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从理论上指导了建国准备工作,并用以统一各阶级、各党派、各团体参加建国准备工作的思想认识。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美中关系白皮书》,毛泽东连续为新华社撰写系列评论,批驳白皮书对中国革命的看法……毛泽东提出“革命形势日益开展,一切民主力量亟宜加强团结,共同奋斗,以期早日消灭中国反动势力”,“为此目的,实有召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们共同协商的必要”。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29日顺利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