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百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正面 | 背面 | 装饰图案 | |
主币 | 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 |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 故宫窗棂飞天飘带 |
辅币 | 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
①新中国人民政权的性质 ②蒙藏民族自治区的建立 ③新中国社会建设风貌 ④革命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
材料 人民币问世以来,在印制和防伪技术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表所示为各套人民币的相关信息。
发行时间 | 代表性技术 |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12月正式发行,1955年5月停止流通) | 采用在票面图案中加入“暗记”(即将图案放大后,会出现特定的口号字样)的防伪方式,未使用水印、紫外线荧光物质等 |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开始发行,1964年4月、1999年1月、2007年4月分批次停止流通) | 开始采用水印防伪;其中3元、5元、10元的钞票由苏联代印 |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开始发行,1999年12月纸币停止流通、2000年7月硬币停止流通) | 全部使用国产印钞机印制,在国际印钞界首次实现干胶印一版多色接线印刷,和广泛使用安全线技术的欧美货币相比,“个性”十足 |
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4月开始发行,2018年5月停止流通,个别小面额除外) | 1元以上的主币上增印了盲文符号;采用多种雕刻制版、多色接线新技术,以及防伪安全线(全埋式) |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10月开始发行,为现行人民币) | 券别结构、钞票材质、制版印刷等全面实现了与国际接轨;2015年11月,100元纸币调整了票面图案、防伪特征及布局,机读性能进一步提高 |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名片人民币发行70周年纪念展”(2018年)展会内容整理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条人民币发展线索,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现代史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发展线索源自材料,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材料一 甲:铜钱铸造量统计表
时间 | 铸币量 | 依据史料 | 时间 | 铸币量 | 依据史料 |
唐天宝年间(742—756) | 约32万贯 | 《新唐书》 | 北宋治平三年(1066) | 170万贯 | 《宋史》 |
北宋至道二年(996) | 80万贯 | 《宋史》 | 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1) | 290万贯 | 《宋史》 |
北宋景德三年(1006) | 183万贯 | 《宋史》 | 北宋宣和二年(1120) | 约300万贯 | 《宋史》 |
乙 两宋时期,私人笔记中关于纸币的记载很多。北宋薛田《成都书事百韵》组诗强调“交子颂轻便”,李纲指出交子在四川“流通无阻”,南宋叶绍翁则提及乾道四年(1168)“愚民”以“造券不多为苦”。
——摘编自《果船全集》、《四朝闻见录》等
丙 世俗徒见铜(钱)可贵而楮(纸币)可贱,不知其寒不可衣,饥不可食,铜楮其实一也。……夫会子(南宋纸币名)之所以轻(贬值)者,良以造之数多……
——摘编自辛弃疾《论行用会子疏》
材料二 1955年3月1日起新中国开始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纸币)图案说明
正面 | 背面 |
主币: 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 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 辅币: 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 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