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大连海湾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和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
1644年,多尔衮召见传教士汤若望,委任他主编新历。 1687年,法国路易十四和法国皇家科学院派遣了白晋等五名精通天算地與的传教士来华。 1697年,康熙特派白晋为“钦差”,赴法争取招聘更多的科学家和携带更多的科学书籍来华。 1715年,康熙授意传教士德里格、马国贤致书教皇,要他选择精通“天文、律历、算法、画工、内科、外科几人来中国以效力”。 1720年,九名技艺人才随教皇使节到中国,受到康照的任用和优厚待遇。 | 1590年,耶稣会士罗明坚回欧洲后向罗马的外交官和耶稣会士学者提供了其巨著《图书论》中有关中国的资料。 1687年,巴黎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中国的哲学家孔夫子》。 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在巴黎刊印了由耶稣会士在中国的考察资料汇总成的巨著《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 1767年,魁奈因发表鼓吹中国政治制度的著作,被誉为“欧洲的孔子”。 1770年后,霍尔巴赫发表《社会体系》,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布“殴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
——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事实依据。)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