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既与文明发展的程度相关,也与文明的发展和交流关系密切。
序号 | 历史材料 |
1 | 公元前11世纪,我国水稻传到朝鲜、日本、越南。公元5世纪,传到西亚,后经非洲传到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 |
2 | 西汉时,印度的黄瓜、地中海的香菜、西亚北非的蚕豆传入我国。16世纪,辣椒传入中国湘、鄂、川等省份。 |
3 | 公元6世纪,我国蚕桑技术传入古诃陵园(今爪哇岛),男子用丝绸做筒裙遮体,改变了裸体习俗。秦汉时,中国筷子传到日韩,减少了“病从口入”的机会。 |
4 |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改变了饮食结构,欧洲的马、牛、山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习俗。 |
5 |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贵族食用的茶、巧克力等平民化。生活节奏变快,华丽不实用的衣服被淘汰。 |
6 | 19世纪末,电报、电话和电影的产生,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资讯。地铁、电车便于人们前往运动场、娱乐公园和舞厅,享受生活。 |
7 |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和婚礼在一些城市流行。20世纪初,汽车、电车在中国出现。1912年,民国政府公布《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
8 | 20世纪中期以来,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帮手,出现了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等新的生活方式,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
9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物种类丰富,讲究营养。住房面积扩大,设施现代,环境优美。休闲娱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成为大众生活新时尚。 |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历史材料(至少3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与生活习俗的关系提炼主题,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填写“材料序号”和“主题”两个空格:论述不得照抄材料)
材料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近代 | 1.1842年,美国人派克在广州建立了眼科医院。 2.1929年,我国开始独立设置海港检疫机构,此前中国海港检疫工作被外国人把持。 3.1931年,中共中央军委总军医处成立,出现了医疗卫生制度的专业化设计。 4.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民政厅下设卫生处。边区卫生机构出现制度化倾向。 5.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军委建立了阶梯救治和医疗后送制度。解放区卫生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制度分工更加细化。 |
现代 | 6.1951年,我国建立城镇职工医保医疗体系。 7.2003年,国务院转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到2010年实现了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8.2016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合并。截至2017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5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9.2020年,新冠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巨大挑战,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经受住了考验。 |
——据王书城《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等
材料:
《直统二年庚戌学历》(阴历) | 《民国二年新学历》(阳历) | ||
正月初十 | 皇太后万寿 | ||
正月十三 | 皇帝万寿 | ||
二月十四日 | 国耻纪念日(光绪戊戌德国占租胶州湾定约) | 3月9日 | 国耻纪念日(光绪戊戌德国占租胶州湾定约) |
|
| 3月10日 | 国民纪念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 |
三月初一 | 纪念日(光绪丙午宣布教育宗旨) | ||
七月十三 | 纪念日(光绪丙午颁诏预备立宪) | ||
七月廿四 | 国耻纪念日(道光壬寅与英国战败订立《南京条约》) | 8月28日 | 国耻纪念日(道光壬寅与英国战败订立《南京条约》) |
八月初八 | 国耻纪念日(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犯北京咸丰出狩热河) | 9月22日 | 国耻纪念日(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犯北京咸丰出狩热河) |
八月十六 | 国耻纪念日(光绪甲午与日本海战陆军败绩) | 9月15日 | 国耻纪念日(光绪甲午与日本海战陆军败绩) |
八月廿七 | 孔子生日 | ||
九月初一 | 纪念日(宣统乙酉各省咨议局成立) | ||
|
| 10月10日 | 国庆日(武昌起义) |
|
| 1月1日 | 国民纪念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
|
| 2月12日 | 国民纪念日(宣统帝退位) |
|
| 2月17日 | 国民纪念日(民国南北统一) |
注:上述表格是《教育杂志》于1910年和1913年登载的“学历”,即学校一年中各项仪式的日程表。表后并附有说明:“每届纪念日,或于下午最后一时间停课开会,为学生演说当时之历史,或不停课而于课毕后延长一时间以内行之。演说之际,当以今日情形互相比较,于养成国民之爱国心,大有裨益。”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