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3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揭开迷“雾”中的重要秘密

       ①近期,我国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PM2.5严重超标,一些地区PM2.5的最高测试值甚至达到每立方米1000微克,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细颗粒物指标。

       ②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雾霾漫天?

       ③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 , 首先,高空的霾“造雾”能量更强。从科学意义上来说,所谓雾是指亩分之百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但是水蒸气成雾需要相对湿度达到400%,否则,很难形成全国范围内铺天盖地的浓雾。细颗粒物却可以在较少的水汽中“大展宏图”。大气中的相对湿度甚至不需要达到100%,细颗粒物就能“造雾”。而发生在高空的霾,“造雾”能力更强,如果大气当中还有大量人为硫酸盐、铵盐、硝酸铵、有机酸盐等,就更容易使大气中的细颗粒物膨胀,从而导致天空灰蒙蒙一片。

       ④细颗粒物可长途“奔袭”。10年来,科学家设置了多个采样点,从西部的新疆一直到东海,每个季度进行采样,共采集了近2万个样品,并进行全面实验分析,最终揭示了我国严重灰霾尤其是高浓度细颗粒物PM2.5的来源和形成机制。众所周知,我国有二大沙尘源区,分别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还有蒙古的戈壁。这些沙尘在传输途中与污染物相互作用导致了硝酸盐向硫酸盐的转化。正是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污染对我国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⑤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在节能减排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国范围内电厂的脱硫脱硝工作都已经全方位地推进,可是为什么大气环境却没有转好?科研团队研究成果显示,大量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是空气中细颗粒物大大增加的首要原因,也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因素。比如,目前上海机动车数量估计在500万辆左右,北京更是达到了600万辆,其他中小城市也正上演着堵车大片。机动车尾气排放所占的比重已经跟工厂排放接近。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对排放标准的有法不依,已经严重伤害到了中国的大气环境。

       ⑥打大量的细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肺癌发生率会大大提高。很多气溶胶上附着有病毒、细菌,对公共卫生也会有很大影响,2003年的非典疫情就与此有密切关联。

﹣﹣选自《科技日报》2013年1月20日,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任意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3)、文中“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和“科研团队研究成果显示”是不是多余的?说出你的理解。

(4)、文中说明造成雾霾漫天的原因有哪些?

举一反三
阅读《老北京的中秋节》,完成下列小题。

老北京的中秋节

      ①农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称中秋节。中秋节的名称有许多,比如八月节、月夕、月节、秋节、八月会、女儿节、丰收节、兔儿爷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等。【甲】八月十五为仲秋之中,秋季之中,故也称仲秋节。【乙】秋月是瓜果丰收之际,北京人有以瓜果供月和馈赠亲友的习俗,所以中秋又称果子节。【丙】

      ②旧时老北京人过中秋有许多说法和讲究。吃月饼、庆团圆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不过中秋节这天结了婚的女人只能在婆家过节,十六日才能回娘家团圆,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之说。八月十五日中午时,北方有糊窗户的习俗,中秋过后天气渐凉,据说中秋午时糊窗户,能把“老爷儿”(太阳光)糊在屋里,一冬不冷。中秋祭月、拜月要插红色鸡冠子花和带枝的毛豆,因鸡冠花象征月亮里的婆娑树,而兔子最爱吃的是毛豆。中秋节北京人有买兔儿爷,请“神只”的习俗,拜月后留下一根扎“神只”的秫秸,压在炕席下,据说用来打尿床的孩子最管用。

      ③传说月宫中有永远也砍不断的桂树,因此北京人有中秋节赏桂、饮桂酒之俗。北京人的拜月之俗多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家人团聚,月亮升起后,开始拜月,一般是徒手望空而拜。

      ④中秋节的习俗中也有禁忌,如在祭月摆供时不能放梨,因“梨”与“离”同音,此乃团圆节之大忌。过去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因月亮称太阴星君,男性属阳,则不拜月。小男孩可以拜月,但不虔诚,只是玩月的一种游戏。在中秋节的晚上许多家庭都要供月,先在庭院中摆放供桌,把自己种植的石榴、盆葡萄、夹竹桃、西番莲、仙人掌、霸王鞭等果木盆花放在供桌两侧,再将请来的“月亮马儿”立于供桌后,又把刻有蟾宫玉兔图案的大月饼(团圆饼)插在木架上,当作神位,放在供桌中间。供品有各种月饼(“自来白”除外)和鲜果,如苹果、柿子、葡萄、石榴、晚桃、九节藕和切成莲花瓣形的西瓜等(梨除外)。其中柿子、苹果成对供,寓意“事事平安”;桃和石榴成对摆,意为“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枣和栗子则撒于苹果、柿子之间,取“早早平安”、“利市”之意。供桌外层设香炉、蜡扦、花瓶,蜡扦上插红烛,下压敬神钱粮(黄钱、元宝、千张)。花瓶内分别插上带枝的毛豆和红色鸡冠花。一般家庭供月时,由家中的女长辈(女家长)主祭,先向神位(月亮)上香,三叩首,然后全家女成员按辈分,再行三叩首礼。

      ⑤老北京中秋节的讲究和习俗还有很多,这些讲究、习俗虽然形式多样,但其内涵都在传达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幸福美满生活的祝愿、追求和向往。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注】①神只:神只即神祇,指的是天神与地神。②自来白:月饼的一种,与“自来红”月饼做法基本一致,由于用凉水和面月饼的面皮为白色,因此得名“自来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爱不言愁

蒋平

       ①自小,父母就溺爱他.由于个头长得比一般孩子高,不到9岁,父亲就让他去体校,那一年.他还不会自己系鞋带。

       ②体校的要求是很严历的,一切都得自己动手,他又是里面年纪最小的,很难适应艰苦而枯躁的训练环境,经常被教练训得哭鼻子。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背着老师偷偷写信给母亲,说实在不想练了,要妈妈早点接他回去。信发出不到一个星期,母亲就在校门口出现了。

       ③那一回:他没有随母亲回去。母亲那一副魂不守舍、心急如焚的模样,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与愧疚。他觉得,是自己的自私和娇气,给母亲和全家人带来了担忧和伤害。也从那一天开始,他改变了想法,心里有了苦闷,只和教练商量。即使是受了委屈,也只暗地里向好友倾诉;除此之外,在所有的亲朋好友眼里,他一直是阳光、帅气的模样。

       ④后来.他成为职业运动员,开始从事各类严酷和激烈的比赛。和别的运动员不一样,他只习惯向父母报喜,告诉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好消息。当取得冠军时.就在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和亲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⑤他的比赛越打越好,渐渐地,在全国也有了名气,开始进入电视直播的视线。那-次,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夺标呼声最高的他,首轮即遭淘汰。走下赛场那一刻,他哭了。但他很快稳定了情绪,正愁着这次电话如何打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儿子,这几天吃得好吗?睡得好吗?”“很好,妈,你放心吧,我会打好每一场比赛的!”“好的,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

       ⑥母亲说这话时,他并不知道,十几分钟前,父母一直在看他的比赛直播,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就这样,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他给父母的电话里,都是说不尽的喜讯和快乐: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很少提及父母,按他的理解:“他们年纪大,身体又不好,受不了刺激。我又是一个公众人物,时刻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度过,比赛有输有赢,不跟他们诉苦,就是不想让他们跟着我受煎熬,包括受到生活之外的干扰。”因而,在父母眼里,儿子永远是那个无忧无虑的、长不大的男孩。

       ⑦带着这样的心境,他来到了2008年8月的北京。这一次,他一路过关斩将,如愿以偿地捧得了冠军奖杯。同样是报喜,此刻,面对母亲的声音,他早已泣不成声,眼里幻化出的,尽是当年母亲来体校接他时,那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还是母亲率先打破僵局:“儿子,想说你就说出来吧,你是最棒的!”

       ⑧他就是林丹,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一个习惯向父母报喜不报忧的男人。而父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让他顺利登上人生之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等等,再等等

陈鲁民

       ①2014年10月,诺贝尔奖陆续公布,连续7年的诺奖热门候选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他很失望,他的众多粉丝也很失望,只能对他弱弱地说一句:等等,再等等,好饭不怕晚,该是你的早晚会属于你。

       ②其实,呼声很高但最后却无缘诺奖的远不止村上春树。还有四位华裔科学家也因成果显著而被媒体视为夺奖热门,可最终也名落孙山。对他们的安慰,还是那句话:等等,再等等,好饭不怕晚。

       ③说到等等,诺奖历史上大有人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为了反抗种族隔离政策,足足坐了27年牢,出狱时已72岁高龄,这期间他已被多次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但直到他出狱3年后才实至名归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4年后,他众望所归,当选南非总统;10年后,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20年后,他被尊称为南非国父。获释后的33年里,他共获得世界各国授予的百余次奖项。如果没有在监狱里的耐心等待,如果不是心平气和地坚持走自己的路,如果不是心胸坦荡地处世理政,他不可能有这样的辉煌。

       ④还有等得更长的。2013年,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13位女性获奖者,被誉为“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为了等这一盛誉的到来,她辛勤耕耘了近70年,有人说她不够聪明,不是写作的料,她不理会;有人说专写短篇小说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她不为所动,一心写她的“豆腐块”;有人说她是小地方的小作家,写的东西根本没人注意,她仍不受干扰,坚持不懈……最后,终于等来了属于她的“好饭”,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

       ⑤张爱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世界上没有谁一等再等,成心把“好饭”拖到最后才端上来。或食材难找,或火候不到,或制作复杂,或其他原因,“好饭”晚倒也是不得已的事。遇到这种情况,须耐心等待,不能着急。如果机遇不逢,积累不足,功力不够,火候不到,强行揭锅必然会吃夹生饭。

       ⑥学者作家张中行,75岁之前默默无闻,因为时机不到,风向不对,他只有耐心等待。提到他时,人们会说是《青春之歌》里那个落后男人余永泽的原型。75岁以后,他也等来了自己的“好饭”,突然出现大爆发。新作一本接一本问世,内容一本比一本精彩。《负暄琐话》系列,平和冲淡、清隽优雅;《禅外说禅》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说梦草》、《顺生论》思想深刻,文笔优美;《流年碎影》,娓娓道来,平实自然。一代散文大家,就这样横空出世,惊艳一时。

       ⑦等,是灵魂的煎熬,也是意志的打磨;是能量的集聚,也是事业的升华。因为,无论是科研成果,还是诗文著作,都需要时间检验,需要历史鉴定,也需要取得人们的共识。所以,我们看到的诺贝尔奖得主,以白发苍苍者居多。等待,让他们变得淡定;等待,使他们日益睿智,他们坚信,是好东西就一定会有人识货,辛勤耕耘必然会迎来丰收。于是,他们在日复一日地等待着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⑧当然,岁月苦短,时不我待,毋庸讳言,也有等不到的。

       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两个没有等到的古人;鲁迅、沈从文都曾被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均因天不假年而错过。这也很正常,什么时候都有被低估的事、被埋没的人,即便他们没有得到该得的奖项和荣誉,但其不朽事业、道德文章,仍会广为流传,泽被社会,他们自己也会毫无愧色地跻身英杰行列。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槭树下的家

席慕容

    我先是被鸟的鸣声吵醒的。

    是个夏日的清晨,大概有几十只小鸟在我窗外的槭树上集合了,除了麻雀的吱喳声之外,还有那种小绿鸟的嘤嘤声。我认得那种声音,年年都会有一两对小绿鸟来我的树上筑巢,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能听到它们那种特别细又特别娇的鸣声,听了就让我想微笑、想再听。

    屋子里面还留有昨夜的阴暗和幽凉。窗帘很厚,光线不容易透进来,可是,我知道,窗户外面一定有很好的太阳,因为,从鸟的鸣声里,可以听得出它们的雀跃和欢喜。

    而且,孩子们也开始唱歌了,就在我的窗下。仔细分辨,唱歌的人有的是坐在矮墙上,有的是爬在树上。他们一面唱一面嘻笑,那种只有孩子们才能发出的细嫩的歌声,还有不时因为一种极单纯的快乐才能引起的咕咕格格的笑声,让睡在床上的我听了也不禁微笑起来。

    原来,早起的孩子和早起的小鸟一样,是快乐得非要唱起歌来才行的啊!

    在这些声音里,我也听出了我孩子的声音,对一个母亲来说,自己孩子的声音总是特别突出、特别悦耳的。一早起来不知道有些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那么好笑的,那样清脆和圆润的笑声,真有点像荷叶上的露珠,风吹过来时就滑来滑去,圆滚滚的、晶亮亮的,一直不肯安静下来

    然后,忽然间传来一声低沉的喝止:

    “小声一点,你妈妈还在睡觉。”

    那是一种低沉而宽厚的男中音,是比我起得早的丈夫出去干涉了。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完全醒了,可是我愿意假装安静地躺在床上,享受着他给我的关怀。

    在阴暗和幽凉的室内,在我们干净而舒爽的大床上,我一个人伸展着四肢,静静地微笑着。把脸贴近他的枕头,呼吸着我最熟悉的气息,枕头套的布料细而光滑,触到我的脸颊上有一种很舒服的凉意。这是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热烈地爱着的生命和生活。我虽然知道在这世间没有持久不变的事物,虽然明白时光正在一分一秒地逐渐流失,可是,能够在这一刻,能够在这个夏天的早上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幸福,一种几乎可以听到、看到和触摸到的幸福,我恐怕是真要感谢窗外那十几棵的槭树了。

    在房子刚盖好的时候就种下的这些槭树,长得可真是快,七八年前只有手臂样粗细的幼树,现在却个个都是庞然巨物了,跟着四季的变化,把我们这栋原来非常普通的平房也带得漂亮起来。它们实在很漂亮也很尽责,春天时长出好多软软的叶子,绿得逼人,一簇簇的小花开得满树,在月亮底下每一小朵,每一小簇好像都会发亮。夏天时给我们整片的浓荫,风吹过来,说要多凉就有多凉。秋来时可以变得很黄很红,几乎所有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摘下一两片。到冬天的时候,满树的叶子都落了,屋子里就会变得出奇的明亮,而那些小绿鸟留下的窝巢就会很醒目地在枝桠之间出现了。孩子们爬上树去拿了下来,当作宝贝一样地献给我,小小的鸟窝编织得又圆又温暖,拿在手上虽然没有一点重量,却能给人一份很扎实的快乐。

    对我来说,我的这一个槭树下的家,和它的小小窝巢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啊!

    这个槭树下的家,就该是我多年来所渴望着的那一个了吧。不过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平房,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不过种了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春去秋来,岁月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变化,而在这些极有规律的变化之中,树越长越高,我的孩子越长越大,我才发现,原来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着极丰盈的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感动与感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机

汪曾祺

一九四六年夏天,我离开昆明去上海,途经香港。因为等船期,滞留了几天,住在一家华侨公寓的楼上。这是一家下等公寓,已经很敝旧了,墙壁多半没有粉刷过。住客是开机帆船的水手,跑澳门做鱿鱼、蠔油生意的小商人,准备到南洋开饭馆的厨师,还有一些说不清是什么身份的角色。这里吃住都是很便宜的。住,很简单,有一条席子,随便哪里都能躺一夜。每天两顿饭,米很白。菜是一碟炒通菜、一碟在开水里焯过的墨斗鱼脚,顿顿如此。墨斗鱼脚,我倒爱吃,因为这是海味。——我在昆明七年,很少吃到海味。只是心情很不好。我到上海,想去谋一个职业,一点着落也没有,真是前途缈茫。带来的钱,买了船票,已经所剩无几。在这里又是举目无亲,连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都没有。我整天无所事事,除了到皇后道、德辅道去瞎逛,就是踅到走廊上去看水手、小商人、厨师打麻将。真是无聊呀。

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奇迹,一棵芋头!楼上的一侧,一个很大的阳台,阳台上堆着一堆煤块,煤块里竟然长出一棵芋头!大概不知是谁把一个不中吃的芋头随手扔在煤堆里,它竟然活了。没有土壤,更没有肥料,仅仅靠了一点雨水, 它,长出了几片碧绿肥厚的大叶子,在微风里高高兴兴地摇曳着。 在寂寞的羁旅之中看到这几片绿叶,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喜欢。

这几片绿叶使我欣慰,并且,并不夸张地说,使我获得一点生活的勇气。

豆芽

秦老九去点豆子。所有的田埂都点到了。——豆子一般都点在田埂的两侧,叫做“豆埂”,很少占用好地的。豆子不需要精心管理,任其自由生长。谚云:“懒媳妇种豆”。还剩下一把。秦老九懒得把这豆子带回去。就掀开路旁一块石头,把豆子撒到石头下面,说了一声:“去你妈的!”又把石头放下了。

过了一阵,过了谷雨,立夏了,秦老九到田头去干活,路过这块石头, 他的眼睛瞪得像铃铛,石头升高了!他趴下来看看!豆子发了芽,一群豆芽把石头顶起来了。

“咦!”

刹那之间,秦老九成了一个哲学家。

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

玉渊潭当中有一条南北的长堤,把玉渊潭隔成了东湖和西湖。堤中间有一水闸,东西两湖之水可通。东湖挨近钓鱼台。“四人帮”横行时期,沿东湖岸边拦了铁丝网。附近的老居民把铁丝网叫做铁蒺藜。铁丝网就缠在湖边的柳树干上,绕一个圈,用钉子钉死。东湖被圈禁起来了。湖里长满了水草,有成群的野鸭凫游,没有人。湖中的堤上还可以通过,也可以散散步,但是最好不要停留太长,更不能拍照。我的孩子有一次带了一个照相机,举起来对着钓鱼台方向比了比,马上走过来一个解放军,很严肃地说:“不许照!”行人从堤上过,总不禁要向钓鱼台看两眼,心里想:那里头现在在干什么呢?

“四人帮”粉碎后,铁丝网拆掉了。东湖解放了。岸上有人散步,遛鸟,湖里有了游船,还有人划着轮胎内带扎成的筏子撒网捕鱼,有人弹吉他、吹口琴、唱歌。住在附近的老人每天在固定的地方聚会闲谈。他们谈柴米油盐、男婚女嫁、玉渊潭的变迁……

但是铁蒺藜并没有拆净。有一棵柳树上还留着一圈。铁蒺藜勒得紧,柳树长大了,把铁蒺藜长进树皮里去了。兜着铁蒺藜的树皮愈合了。鼓出了一圈,外面还露着一截铁的毛刺。

有人问:“这棵树怎么啦?”

一个老人说:“铁蒺藜勒的!”

这棵柳树将带着一圈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继续往上长,长得很大,很高。

(选自《人间草木》天津人民出版社)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