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政治11月阶段性检测试卷
①领导立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
②保证执法——党与执法机关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行为准则,共同行使行政执法权
③支持司法——党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健全司法权力的制度安排
④带头守法——党引导公民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增强法律意识
①为今后个人信息保护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法理依据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推进依法治国
③有助于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
④彰显了《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有关部门深入总结十八大以来粮食安全领域改革成果,根据宪法初步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草案立足我国国情、粮情,构建了一套严密、科学、完整的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部分省(区、市)人大、全国人大代表、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征求意见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工作关心未成年人成长。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但未成年人在通过网络便利和丰富学习与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诸多风险。
2024年1月1日,国务院根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制定出台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围绕“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重点内容,坚持社会共治作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要求,规定了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主体的责任,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等的保护义务,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说明国务院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依据。
爱国,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2022年7月,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履新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立法更是驶入“快车道”,对爱国主义救育法草案进行初审后,印发中央有关部门、部分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代表、研究机构和社会公众等征求意见。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爱国主义教育法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聚焦于保障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
①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②党中央通过优化金融监管机构设置来提高治理效能
③党加强金融领域立法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④社会主义法治是党领导人民建设金融强国的基本方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