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思想政治试题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工作关心未成年人成长。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但未成年人在通过网络便利和丰富学习与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诸多风险。
2024年1月1日,国务院根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制定出台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围绕“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重点内容,坚持社会共治作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要求,规定了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主体的责任,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等的保护义务,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说明国务院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依据。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三审表决通过新版《农村土地承包法》。
审议 | 相关内容列举 |
一审 | 吸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举措。 |
二审 | 草案二审稿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可以分离,在一审稿基础上对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三项权利做了进一步的细化。 |
三审 | 公布草案二审稿,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并联合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意见在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草案三审稿。三审稿明确了对进城落户农户合法权益的维护,重视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 |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行使国家立法权的。
镜头一:2018年,根据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对八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 |
镜头二:2023年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法律案34件,24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共收到各方面意见建议20多万条;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审议“一府两院”22个报告,检查5件法律实施情况,组织开展2次专题询问、7项专题调研;一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依规办理群众来信来访157212件次。 |
镜头三:代表家站遍地开花。目前,全国各地设立了20多万个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基本实现乡镇和街道全覆盖。从“入园难”到“上好园”,从“买菜难”到“真方便”,从“停车难”到“好停车”……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通过代表家站,群众急难愁盼和代表履职尽责实现了“双向奔赴”。 |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新时代我们更加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的理由。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