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没完没了的二维码

王瑞营

①随着全国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一张电子通行证“健康码”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自2020年2月9日开始,腾讯防疫健康码先后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落地。截止到5月1日,累计亮码已经突破了60亿次,覆盖10亿人口,累计访问量达到了200亿。

②你也许会产生疑问:“数以亿计的用户群体和庞大的二维码消耗量,要是有一天用完了怎么办?”

③大可不必担心!

④现如今,二维码被应用到了金融支付、防伪溯源、电子商务等各个领域,健康码不过是其中用途之一。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早在2016年,中国人平均每天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就达15亿次。这样算下来,每年中国人消耗的二维码至少有5000亿个。相比之下,健康码的使用量只能算是“零头”。

⑤为什么我们无须担心二维码会被用完的可能性呢?其实,小小的二维码包含着大大的奥秘。

⑥别看二维码表面上是一堆黑白色的小方格,其实表示的是二进制的0和1。生成二维码时,系统首先要将储存的信息转化成一串0和1组成的代码,用白色方块表示0,黑色方块表示1,再按照特定的规律进行编码,最后变成我们看到的二维码。

⑦目前,全球共有250多种二维码,而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二维码一般指QR码,它最初是由一个名叫原昌宏的日本人发明。1994年,日本电装工程师原昌宏从围棋棋盘中获得灵感,把条码设计成了格子状。这相较于一维的条形码,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同时表示数据,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储存量。此外,他还在二维码的三个角落加上了“回”字形定位方块。不论我们以什么角度扫描二维码,都可以得到正确的反馈,这就是“回”字定位的作用。

⑧二维码看起来取之不尽,那它到底有多少个呢?QR码发展至今,共有40个规格符号版本(V1~V40.其中。最小的符号尺寸是21x21模块。简单来说,就是长宽各21格,也就是441个格子,去掉三个迹长为8格的定位方块,还有249个可以自由变换的方格。那么,如何推算出二维码的数量呢?打个比方。假定我们有足够数量的黑白2种小球、2只空盒子,现随机取2个小球放进2只空盒,会有多少种组合?很简单,黑黑、黑白、白黑、白白,总共是2的2次方,即4种。如果是3只空盒呢?答案是2的3次方,即8种。同理,现在有249只空盒,又有多少种组合?

⑨是的。2249种组合!2的249次方是什么概念?让我们打开计算器,算出来的近似值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9.5x1074,可以读作905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这还只是最小的规格。如果算上所有规格,大约能提供10的12000次方个二维码。以我们最常用的付款码为例,支付宝和微信的付款码都是25×25模块。长宽比QR码的最小规格各多了4格。去掉固定位和对准图案,还有408格,即2408种组合。所以,付款码是用不完的。

⑩随着5G技术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兴起,以及二维码国际标准体系的建设,我们可以预见,二维码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没准儿,下一次你用到二维码的时候,脑海里会闪过一个念头——二维码:咱们没完!

(《知识窗》2020年8期)

(1)、请结合全文说说标题“没完没了的二维码”的含义是什么?
(2)、请你试着根据特点给二维码下个定义。
(3)、文中第⑧-⑨小段中运用大量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4)、资料链接:

2021年1月11日。有网友称在某应用软件商店中,一款名为“健康码演示”的软件能够根据个人需要随意显示各地健康码、复工码、通行码的不同演示风格。功能上,该APP不仅能够展示不同健康码,还可展示绿码、黄码、橙码、红码状态,并可自定义显示数据,如地区、城市、姓名等。同时,该APP还标注有“注意事项”:称该应用仅作为演示目的,二维码并非实际健康码、复工码,请勿用于被扫码的场合,以免引起不必要误会。(据北京头条)

春节临近,疫情防控面临“大考”,而健康码是疫情防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此,某报纸开设了“健康大家谈”栏目,请你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150字左右。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孤独温暖的旅程

铁凝

    ①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久已认识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②不久以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沽源县。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鼓动着我对沽源发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述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汪曾祺从未在什么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的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竟然到达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我去沽源县是个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肆虐这里的居民,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捱过他的时光。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有耐心和爱。

    ③1989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一。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八点半开会,汪曾祺六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在这个会上他对《玫瑰门》谈了许多真实而细致的意见,没有应付,也不是无端的说好。在这里,我不能用感激两个字来回报这些意见,我只是不断地想起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一本回忆录。这位艺术家在回忆录里写到当老之将至时,他害怕变成两种老人,一种是俨然以师长面目出现,动不动就以教训青年为乐事的老人;另一种是唯恐被旁人称“老”,便没有名堂地奉迎青年,以证实自己青春常在的老人。汪曾祺不是上述两种老人,也不是其他什么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的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是焦躁不安的世界。

    ④我常想,汪曾祺在沽源创造出的“热闹”日子,是为了派遣孤独,还是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是他觉得世界更需要人去抚慰呢?前不久读到他为一个年轻人的小说集所作的序,序中他借着评价那年轻人的小说道出了一句“人是孤儿”。

    ⑤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他在另一篇散文中记述了他在沽源的另一件事:有一天他采到一朵大蘑菇,他把它带回宿舍,精心晾干(可能他还有一种独到的晾制方法)收藏起来。待到年节回京与家人做短暂的团聚时,他将这朵蘑菇背回了北京,并亲手为家人烹制了一份鲜美无比的汤,那汤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⑥于是我又常想,一位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的孤独,从塞外寒冷的黄风中快乐地朝着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

    ⑦这使我不断地相信,这世界上一些孤独而优秀的灵魂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吧?用文学,或者用蘑菇。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钓鱼

崔永照

①那天清晨,心烦意乱的王海早早起床,匆匆赶到了老领导——已退休的原副县长刘佩家,刘佩正拿出昨晚收拾妥当的行李出门,要到秀山湖去钓鱼,王海便随同前往。

②来到湖边,刘佩选中了湖东南角的一片水域,架好钓竿,就开始“做窝子”了。他说:“做窝子”用的原料是非常考究的,是用上等曲酒三两、“新农欢”原料一包、小麦半斤,浸泡一周后做成的。撒时得掌握好用量,太多鱼吃饱了不上钩,太少引不来鱼。他抓了三把均匀地撒向那片水域。顷刻间鱼鱼贯而至,那片水域便活泛起来。

③王海见缝插针说了自己遇到的一件棘手事。昨晚,自己的老同学——庞业建筑公司刁经理送来了10万元钱,说王秀要结婚,这钱正好办置婚礼用。王海正想说服刁经理把钱带走,他已夺门面出。自己先前从乡镇一步一个脚印干到富鸾县市政管理局局长已有9个年头了,上任以来,每年从笔下签过上千万元的市政工程建设款,自己都能做到心静如水,从没有雁过拔毛的念头,被县上树为反腐倡廉的典型。这次儿子王秀结婚确实需要一大笔钱,自己手头太紧了,若有了这10万元就高枕无忧了。可他知道刁经理来者不善……这是一把双刃剑。老伴儿当时也拒绝收钱,可刁经理说:“这钱是我借给你们的,没外人知道,以前我也借过王局长的钱,我俩谁跟谁呀。我这钱咬手?”……

④刘佩听完,眉头拧成了疙瘩,神情严肃,沉思片刻,说:“钓鱼!”

⑤刘佩想钓些鲤鱼,便在钩上挂上了专买的很嫩的玉米粒,少顷,鱼漂动了一下,他迅速提竿,可什么都没有,看来鱼只是碰到了鱼饵。“这些鱼贼精,你得耐心跟它们耗着,要有‘等得花儿都谢了’的那种心态。”刘佩笑眯眯地说。“老领导……”王海刚开口,“嘘,鱼快上钩了。”刘佩打断了他。

⑥果然,钓上了一条七八寸长的鲤鱼。那鱼在阳光下拼命挣扎。他很有成就感的样子:“哈哈,这鱼咬了我的钩,便成了我的盘中餐了。”

⑦湖四周是苍翠欲滴的绿树、青草,刘佩逍遥自在地吟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海也被这氛围感染了,心就像长了双翅膀在湖面上快乐地滑翔。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仙风道骨,物我两忘,陶陶然其乐哉!

⑧刘佩在钓钩上换上了蚯蚓,他说:“各种鱼口味不同,你得变着法子迎合它们的胃口,才能钓到。钓鲫鱼要用蚯蚓做诱饵,钓草鱼要用鲜草做诱饵……”

⑨“我……”王海又说。

⑩“别说话,把鱼惊跑了。”刘佩摆摆手。

⑪过了几个小时,他又在钓钩上挂上了鲜草。太阳西斜时,刘佩钓了一大筐鱼。

⑫王海看着筐里的鱼,心头一沉,又想到了烦心事,说:“我该咋办?”

⑬“心里装不下一点事?走,到我家喝几杯。”

⑭“我哪有心思喝酒哇。”

⑮到了刘佩家,王海用哀求的口气说:“老领导,您得帮帮我呀!”

⑯刘佩反问:“你能告诉我对钓鱼有啥看法?”

⑰王海心不在焉地说:“一、跑路多,锻炼身体;二、垂钓时没一点杂念,实为修身养性的良方……”

⑱刘佩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人生沉浮,在时代的旋涡里,往往取决于一件小事或一瞬间。”

⑲王海想起秀山湖的鱼争先恐后咬食鱼饵上钩的情景:“县城伏峰公园建设工程就要招标了,才经理打着坏主意,想拉我下水。”

⑳刘佩点了点头。

21)“刁经理这样煞费苦心与钓鱼有啥区别?……”王海的话语里多了一份轻松。

22)刘佩爽朗地笑了,拍着王海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有悟性……”

(选自《小小说选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