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7年九年级中考语文零模试题

阅读下列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及陈涉起,沛令欲以沛应之。掾、主吏萧何、曹参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守城,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 , 遗(wèi)沛父老,为陈利害。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门迎刘季,立以为沛公。萧、曹等为收沛子弟,得二三千人,以应诸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

      [补充注释]①沛:沛县。②掾、主吏:官名。③背:背叛。④因劫:借此胁迫。⑤刘季:刘邦。⑥陈:陈说。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吴广爱人   素: 

②忿尉    恚:

杀两尉      并:

沛父老   遗:

(2)、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辱之         沛后悔 B、有功         刘季之众已十百人矣 C、广故数言欲   愿君召诸在外者 D、士卒多用者   君秦吏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②刘季乃书帛射城上。

(4)、甲文中陈涉、吴广发动起义取得成功,乙文写沛令响应起义却遭杀身之祸,原因何在?请分别作简要的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以下文段,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子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 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乙卯乃雨,甲子⑤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 , 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   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对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  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 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  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苏轼《喜雨亭记》节选) 

【注释】①扶风:今陕西凤翔。②其占为有年:占卜显示这是个丰收年。③弥月:整月。④乙卵:农历四月初二。⑤甲子:农历四月十一。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⑦忭:[biàn]欢喜、快乐。⑧荐 饥:连续饥荒。

【 丙 】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莱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提示:此诗大约作于许浑任监察御史时,大唐王朝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国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返回首页

试题篮